总序
中文版序
译者感盲
摘要
前言暨致谢
第一章 导论
1.1 目标
1.2 原始资料
1.3 方法
1.4 前人研究
1.5 动因
1.5.1 儒学作为基督宗教在中国的主要对话对象
1.5.2 当代文化更新促使儒家与基基督宗教进入相同议程
1.6 结构与符号惯例
第二章 对话前提
2.1 利玛窦对儒基对话的遗产
2.2 儒学
2.3 主要评论基督宗教救赎论的儒家学者
2.3.1 理学(16—17世纪)及其在本书的代表
2.3.2 文化民族主义儒家(1920—1980)及其在本书的代表
2.3.3 现代儒家(1980-)及其在本书的代表人物
2.4 基督宗教在中国术语中的上帝概念
第三章 儒家对基督宗教救赎者的理解:基督宗教上帝与中国“上帝”与“天”等观念的同化
3.1 理学家对相通性的态度
3.1.1 肯定态度
3.1.2 对相通性的负面回应
3.2 文化民族主义儒家对相通性的态度
3.3 现代儒家对相通性的态度
第四章 儒家关于基督宗教救赎对象的观点:受造的人类及其处境
4.1 作为创造一部分的人类
4.1.1 理学主张
4.1.2 文化民族主义儒家的观点
4.1.3 现代儒家的观点
4.2 人类的处境
4.2.1 理学的观点
4.2.2 文化民族主义儒家与现代儒家的观点
第五章 儒家对基督宗教救赎方式的理解
5.1 儒家中的超越
5.1.1 理学的观点
5.1.2 文化民族主义儒家的观点
5.1.3 波士顿现代儒家的观点
5.1.4 现代儒家基督徒的观点
5.2 基督宗教的上帝与中国的天的超越性
5.2.1 理学家与儒家文化民族主义者的观点:中国的天是内在超越
……
第六章 儒基对话的基本问题
第七章 总结
第八章 附录
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