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计算机网络概论
1.1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1.2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1.2.1 计算机系统
1.2.2 网络通信系统
1.2.3 网络软件
1.2.4 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
1.3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4 网络参考模型
1.4.1 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
1.4.2 TCP/IP体系结构
1.4.3 协议,接口和服务
第2章 数据通信基础
2.1 数据通信概述
2.1.1 基本概念
2.1.2 传输指章 标
2.1.3 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2.1.4 基带传输和频带传输
2.1.5 传输差错
2.2 数据通信系统
2.2.1 通道速率的计算
2.2.2 同步方式
2.3 调制与编码
2.3.1 模拟数据使用模拟信道传输
2.3.2 模拟数据使用数字通道传输
2.3.3 数字数据使用模拟信道传输
2.3.4 数字数据使用数字通道传输
2.4 多路复用技术
2.4.1 频分多路复用
2.4.2 时分多路复用
2.4.3 波分多路复用
2.4.4 码分多路复用
2.5 数据交换方式
2.5.1 电路交换
2.5.2 存储交换
2.5.3 信元交换
2.5.4 广播
2.6 传输介质
2.6.1 双绞线
2.6.2 同轴电缆
2.6.3 光导纤维
2.6.4 无线电
2.6.5 微波
2.6.6 红外线
2.7 检错与纠错
2.7.1 奇偶校验码
2.7.2 海明码
2.7.3 循环冗余码
2.7.4 恒比码
第3章 网络分层与功能
3.1 应用层
3.2 传输层
3.2.1 可靠性传输
3.2.2 网络服务质量
3.2.3 协议与控制
3.3 网络层
3.4 数据链路层
3.4.1 组帧方法
3.4.2 差错控制
3.4.3 流量控制
3.4.4 数据链路层协议
3.5 物理层
3.5.1 物理层特性
3.5.2 物理层标准
3.6 覆盖网与对等网
第4章 网络设备与网络软件
4.1 网卡
4.1.1 网卡分类
4.1.2 网卡品牌
4.1.3 各类无线网卡
4.2 网桥
4.2.1 网桥的工作原理
4.2.2 网桥的功能
4.2.3 网桥的类型
4.3 中继器和集线器
4.4 交换机
4.4.1 常见的交换类型
4.4.2 交换机应用中常见的问题
4.4.3 第二层交换与第三层交换
4.4.4 交换机的堆叠与级联
4.5 路由器
4.5.1 路由器概述
4.5.2 路由器基本功能
4.5.3 路由器基本工作原理
4.6 网关
4.6.1 网关的工作原理
4.6.2 网关类型
4.7 调制解调器
4.7.1 调制技术
4.7.2 ADSL调制解调器
4.7.3 CalbleModem
4.8 无线接入点
4.9 防火墙
4.9.1 防火墙分类
4.9.2 防火墙建立规则
4.10 网络操作系统
4.10.1 网络通信系统
4.10.2 分布式文件系统
4.10.3 Linnx
第5章 局域网
5.1 局域网概述
5.1.1 局域网拓扑结构
5.1.2 以太网
5.2 访问控制方式
5.2.1 令牌环访问控制
5.2.2 CSMA/CD访问控制方式
5.3 局域网协议
5.3.1 体系结构与协议
5.3.2 IEEE802参考模型
5.3.3 IEEE802.2 协议
5.3.4 IEEE802.3 协议
5.3.5 IEEE802.4 协议
5.3.6 IEEE802.5 协议
5.3.7 三种网络的比较
5.4 高速局域网
5.4.1 快速以太网
5.4.2 千兆以太网
5.4.3 万兆以太网
5.5 无线局域网
5.5.1 概述
5.5.2 IEEE802.Ⅱ标准
5.5.3 蓝牙技术
5.5.4 常用拓扑结构
5.5.5 应用前景
5.6 虚拟局域网
5.6.1 VLAN概述
5.6.2 VLAN的实现
5.6.3 VLAN的配置
5.7 冗余网关技术
5.7.1 HSRP
5.7.2 VRRP
5.7.3 GLBP
第6章 广域网与接入网
6.1 广域网的概念
6.2 拥塞控制
6.2.1 拥塞的概念
6.2.2 拥塞的控制原理
6.2.3 拥塞的控制方法
6.3 公用网
6.3.1 ISDN
6.3.2 DDN
6.3.3 SDH网络
6.3.4 MSTP网络
6.3.5 WDM网络
6.3.6 移动通信网络
6.3.7 WiMax网络
6.3.8 Adhoc网络
6.4 接入网技术
6.4.1 帧中继
6.4.2 拨号接入
6.4.3 XDSL接入
6.4.4 HFC接入
6.4.5 光纤网络接入
6.4.6 无线接入
6.4.7 高速以太网接入
第7章 网络互连
7.1 概述
7.2 路由算法
7.2.1 静态路由
7.2.2 动态路由
7.2.3 距离矢量型路由算法
7.2.4 链路状态型路由算法
7.3 分层路由
7.4 路由协议和路由器的基本配置
7.4.1 路由器的基本配置
7.4.2 路由协议比较
7.4.3 RIP
7.4.4 IGRP
7.4.5 EIGRP
7.4.6 OSPF协议
7.4.7 路由协议配置总结
7.5 路由器广域网接入配置
7.5.1 PPP配置
7.5.2 ISDN和DDR配置
7.5.3 帧中继配置
7.5.4 AAA服务器的配置
第8章 网络层协议
8.1 IPv4协议
8.1.1 分片和重装配
8.1.2 IPv4.数据报格式
8.1.3 标准IP地址分配
8.1.4 子网与子网掩码
8.1.5 子网划分方法总结
8.2 ICMP
8.2.1 ICMP报文
8.2.2 ICMP报文格式
8.3 IPv6协议
8.3.1 IPv6地址表示
8.3.2 IPv6报头格式
8.3.3 IPv6地址自动配置
8.3.4 邻居发现与QoS支持
8.3.5 IPv4向IPv6的过渡
8.4 移动IP
8.4.1 移动IP的概念
8.4.2 移动IP的通信过程
8.5 ARP与RARP
第9章 传输层协议
9.1 TCP
9.1.1 TCP报文格式
9.1.2 TCP建立与释放
9.1.3 TCP定时重传
9.1.4 TCP拥塞控制
9.2 UDP
9.2.1 UDP数据报
9.2.2 UDP特点
第10章 应用层协议
10.1 域名系统
10.1.1 DNS名字空间
10.1.2 域名服务器
10.1.3 资源记录
10.1.4 DNS解析原理
10.2 电子邮件协议
10.2.1 简单邮件传输协议
10.2.2 邮局协议
10.2.3 多用途互联网邮件扩展协议
10.2.4 互联网消息访问协议
10.3 超文本传输协议
10.4.文件传输协议
10.4.1 文件传输协议
10.4.2 简单文件传输协议
10.5 远程登录协议
10.6 网络地址转换
10.7 应用代理
10.8 P2P应用协议
第11章 网络管理
11.1 网络管理
11.1.1 网络管理的定义
11.1.2 网络管理模型
11.1.3 网络管理的功能
11.1.4 网络管理标准
11.2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11.2.1 SNMP概述
111.2.2 管理信息库
11.2.3 SNMP原理
11.2.4 SNMP的各种版本
11.2.5 SNMP操作
11.2.6 SNMP管理控制框架
11.3 网络管理工具
11.3.1 常用网络管理命令
11.3.2 常用网络管理软件
11.4 服务质量
第12章 网络规划与设计
12.1 网络分析——网络生命周期
12.2 需求分析
12.2.1 需求分析的内容和原则
12.2.2 需求获取方法
12.2.3 需求分析的要素
12.2.4 需求说明书
12.3 通信规范分析
12.3.1 调查现有网络的特征
12.3.2 调查现有网络流量特征
12.3.3 通信负载特征描述
12.3.4 通信量行为描述
12.4 网络设计概述
12.5 网络系统工程的设计过程
12.5.1 确定协议
12.5.2 确定拓扑结构
12.5.3 确定连接
12.5.4 确定节点
12.5.5 确定网络的性能
12.5.6 确定可靠性措施
12.5.7 确定安全性措施
12.5.8 网络设备的选择
12.6 网络设计的约束因素
12.7 逻辑网络设计
12.7.1 物理层设计
12.7.2 网络互连设计
12.7.3 网络拓扑结构设计
12.7.4 网络地址设计
12.7.5 外部接入设计
12.8 物理网络设计
12.8.1 工作区子系统的设计
12.8.2 水平干线子系统的设计
12.8.3 管理间子系统的设计
12.8.4 垂直干线子系统的设计
12.8.5 建筑群子系统的设计
12.8.6 设备间子系统的设计
12.8.7 管线施工设计
12.8.8 电源防护与接地设计
12.8.9 机房工程设计
12.9 网络测试和维护
12.10 网络故障分析与处理
12.10.1 常见的网络故障
12.10.2 网络故障的判断和恢复
第13章 网络资源设备
13.1 网络服务器
13.1.1 RISC架构服务器
13.1.2 IA架构服务器
13.1.3 性能要求及配置要点
13.1.4 服务器相关技术
13.2 网络存储系统
13.2.1 SCSI接口卡与控制卡
13.2.2 独立磁盘冗余阵列(RAID)
13.2.3 磁带库
13.2.4 光盘塔
13.2.5 DAS技术
13.2.6 NAS技术
13.2.7 SAN技术
13.2.8 备份系统及备份软件
13.3 其他资源
13.3.1 视频会议系统
13.3.2 网络电话系统
……
第14章 网络安全基础
第15章 网络工程项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