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我国经济发展遭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如何有效扩大内需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问题,《收入和时间双重视野下的休闲需求》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我国居民休闲需求开展实证研究,探讨了休闲需求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发现休闲消费需求对促进经济增长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并进一步从收入和时间两个方面详细地论证了经济、社会、人口等因素对休闲需求的影响,为制定刺激休闲需求的政策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休闲需求属于较高层次的需求,可令人放松身心,获得精神满足。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对精神层面的需求日益增强,用于满足精神需求的休闲消费支出随之增加。休闲消费需求能否成为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发展的新亮点是本研究关注的首要问题。第二章依托宏观经济理论和统计核算方法,收集反映我国居民休闲消费支出与经济增长的统计资料,利用协整分析、因果检验等统计方法,验证了休闲消费需求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并且从长期看,二者之间将会保持稳定发展的关系。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利用休闲需求启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措施是有效的,如何有针对性地启动休闲需求是《收入和时间双重视野下的休闲需求》要研究的第二个问题。经济学中的消费需求理论揭示收入是影响需求的重要因素,第三章将着重分析收入对休闲需求的影响。凯恩斯认为边际消费倾向随着收入增加呈现递减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然而,笔者利用面板数据模型从绝对收入和持久收入两个方面分析居民休闲需求的边际消费倾向变化趋势,研究结果显示并不完全符合凯恩斯的论断,高收入居民休闲需求的边际消费倾向高于低收入居民。此外,从整个消费结构上看,虽然休闲消费所占份额比较低,但是灰色关联分析显示与其他类型消费支出相比,休闲消费与收入变化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随着收入提高,居民休闲消费的支出将会同步增加。因此,增加居民收入对刺激我国休闲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除了经济因素对休闲需求具有一定影响外,社会、人口等因素同样也影响居民的休闲需求。第四章利用北京市1657名被调查者的资料,从休闲时间配置和休闲参与两个方面,以时间为尺度,用全方位、立体化的视角研究了这些因素对休闲需求的影响。休闲时间配置模式能够反映休闲需求的现状,分配在某项休闲活动的时间多意味着对该活动的需求量大;休闲参与率也能反映居民休闲需求,对某种休闲活动需求量大必然表现出较高的参与率,通过提高居民的参与率就可以实现刺激休闲需求的目的。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居民休闲需求的层次较低,五成休闲时间用于满足自我娱乐型休闲需求,而对知识型、观赏型休闲鲜有关注。人口特征和社会经济背景差异对居民休闲需求具有十分显著的影响,根据不同人群对休闲需求的特征,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个性化和多样化措施刺激休闲需求。在现实中,面对有限的时间和收入,人们为了实现休闲效用最大化必须合理地配置这些资源。首先,作为理性消费者必须在有限的时间资源中合理配置工作和休闲时间。消费者除了要面对工作和休闲的选择外,还要在休闲时间和收入约束下,对不同类型的休闲消费品进行优化组合,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休闲需求。在效用理论的基础上,第五章研究工作时间和休闲时间的最优配置,以收入和替代效应为理论依据分析消费者在休闲时问和收入约束下如何配置不同类型的休闲消费品。研究结果显示收入比时间对居民休闲需求的约束力更强。目前我国居民的收入水平较低,工作时间的效用大于休闲时间,人们愿意放弃休闲时间换取更多的工资收入,单纯地增加休闲时间对扩大休闲需求不会产生明显效果,在工作时间不变的前提下,提高工资率及居民的收入水平才是刺激休闲需求的有效途径。关键词:休闲需求;时问配置;收入;工资率;休闲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