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文学艺术艺术戏剧艺术解读18世纪意大利歌剧咏叹调

解读18世纪意大利歌剧咏叹调

解读18世纪意大利歌剧咏叹调

定 价:¥33.00

作 者: 张继红 著
出版社: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戏曲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811197969 出版时间: 2009-10-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205 字数:  

内容简介

  18世纪意大利正歌剧咏叹调旋律优美、动人,既适于初学者声音训练,又适于歌唱家展示其优美的音色、绝妙的气息控制力以及深厚的音乐素养,因此既是每位声乐学生的必修曲目,也是许多歌唱家喜爱的音乐会保留曲目。但是由于歌剧史上一直的偏见——一些理论家和作曲家认为这个时期的歌剧仅仅是歌唱家炫技工具,是歌剧史上最黑暗的时代——而对这个时期的歌剧及咏叹调研究甚少,这种状况不仅对于歌剧本身及歌剧史的认识有失公允,而且对演唱者的学习和表演极为不利。笔者希望这部著作能够为改善这种状况尽绵薄之力。18世纪的意大利正歌剧是在社会政治、文化生活的要求下,在新古典主义文学思潮和阿卡狄亚学会的推动下,在音乐人才和文学人才聚集的作用下兴盛起来的。在这些条件中成长起来的正歌剧具有严肃的情节、高贵的历史题材和以咏叹调为中心的音乐特征;其戏剧的本质是展现真正的人生悲剧,是专门为音乐而作的戏剧。正歌剧的观念决定了咏叹调的功能。正歌剧咏叹调最重要的功能是表达情感,而不是塑造人物形象。这个功能决定了其音乐的风格特征:人声具有绝对统治的地位;装饰具有与旋律平等的作用;咏叹调的返始结构是在对比之后实现情感的升华。咏叹调的这些风格特征反映了正歌剧传达悲剧精神,表达情感的戏剧观念。在一定历史条件、文艺思潮中产生的音乐体裁体现了它的社会功能;这种音乐体裁特有的规范和准则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社会功能而产生。正歌剧兼具教诲和娱乐功能的特性,决定了咏叹调的抒情性和装饰性风格特征。正歌剧和咏叹调的衰落从本质上是其社会功能丧失的体现。

作者简介

暂缺《解读18世纪意大利歌剧咏叹调》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导论
1.现代歌剧观念中的正歌剧
2.历史意识下的正歌剧
3.本书的目的和意义
上篇 观念
第一章 作为咏叹调载体的正歌剧
第一节 正歌剧兴盛的原因
一、政治的需要
二、社会文化生活的需求
1.社会文化的中心
2.歌剧院的作用
3.剧院生活
4.精美的舞美设计
三、丰富的人才储备
1.那不勒斯的音乐学院
2.音乐学院与人才储备的关系
3.音乐学院的衰落
四、梅塔斯塔西奥的作用
1.历史地位和创作经历
2.对正歌剧的影响
第二节 正歌剧的特征
一、严肃的情节
二、“高贵的”历史题材
1.遵照古希腊悲剧的理想
2.采用历史题材的原因
三、严谨的结构模式
四、真正的悲剧
1.悲剧情节
2.大团圆的结局
五、以咏叹调为中心的音乐
第三节 正歌剧的音乐风格
一、1690年代~1710年代
二、1720年代~1740年代
三、亨德尔
1.概说
2.脚本和戏剧功能
3.音乐风格
四、1750年代以后
小结
第二章 咏叹调在正歌剧中的功能
第一节 咏叹调的布局
一、咏叹调的分配
1.咏叹调的数量
2.咏叹调的分配
二、咏叹调在正歌剧中的布局
1.正歌剧的场次结构
2.角色布局
3.宣叙调与咏叹调的位置
三、咏叹调的分类
1.历史上的分类法
2.分类法的意义
第二节 进场咏叹调的功能
一、开放型抒情——咏叙调
1.界定
2.戏剧功能
3.音乐特征
二、封闭型抒情——小咏叹调
第三节 退场咏叹调的功能
一、戏剧性的体现
二、用音乐表达情感
三、摹仿自然
1.摹仿自然的美学观
2.情感类型化与修辞
3.音乐语言的类型化
小结
下篇 风格
第三章 作为音乐主宰的人声
第一节 歌唱的地位
一、歌唱家
1.歌唱家的地位
2.最具影响力的歌唱家
二、Belcanto风格
1.界定
2.特征
第二节 咏叹调中人声与乐队的关系
一、对等关系
1.人声与乐器竞奏
2.器乐与人声结合
二、人声支配地位
1.人声支配伴奏
2.用旋律表达内容和情感
第三节 人声旋律的特征
一、均衡的句法
二、平衡匀称的旋法
三、附点节奏
小结
第四章 与旋律平等的装饰
第一节 装饰的时代
一、洛可可艺术
1.巴罗克与洛可可
2.洛可可美术
二、意大利音乐装饰
1.长于装饰的意大利人
2.音乐装饰的艺术理想
三、咏叹调装饰的技术支持
第二节 即兴装饰
一、基本音型
1.装饰材料的基本类型
2.装饰材料与旋律的关系
二、减值装饰在作品中的应用
1.器乐曲
2.声乐作品
第三节 创作装饰
一、简单装饰
二、复杂装饰
三、暴风雨咏叹调
小结
第五章 实现情感升华的返始结构
第一节 结构来源
一、音乐
二、诗歌
第二节 返始结构的观念
一、结构的特征——均衡
二、结构的逻辑
1.与奏鸣曲式逻辑的异同
2.与协奏曲逻辑的异同
三、心理的满足
第三节 返始结构的发展
1.完美的平衡时期
2.扩张时期
3.衰落
小结
结论:18世纪意大利歌剧咏叹调的艺术价值
1.咏叹调:悲剧精神的集中体现
2.摹仿自然和类型化
3.悲剧精神的瓦解与正歌剧的衰落
附录一:正歌剧主要作曲家及其歌剧作品
弗朗西斯科·普罗文查莱(Francesco Provenzale,1626~1704)
阿里山德罗·斯卡拉蒂(Alessandro Scarlatti,1660~1725)
弗朗西斯科·加斯帕里尼(Francesco Gasparini,1668~1727)
安东尼奥·罗蒂(Antonio Lotti,1667~1740)
乔凡尼·博农契尼(Giovanni Bonocini,1670~1747)
东尼奥·博农契尼(Antonio,1677~1726)
安东尼奥·维瓦尔迪(Antonio Vivaldi,1678~1741)
乔治·弗里德里克·亨德尔(George Frideric Handel,1685~1759)
尼古拉·波尔波拉(Nicola Porpora,1686~1768)
……
附录二:参考文献
附录三:图例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