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学评论界指出,《鲁滨孙飘流记》表现了强烈的进取精神和启蒙意识。这部小说是笛福根据真实故事而创作的。1704年,一名水手在航行中和船长发生冲突,被抛弃在一个荒岛上。在与世隔绝的岛上,他独自生活了四年多,后被救回英国。笛福据此事件创作了小说《鲁滨孙飘流记》,塑造了鲁滨孙这个人物。鲁滨孙是当时中小资产阶级心目中的英雄人物,是西方文学中第一个理想化的新兴资产者形象。鲁滨孙不满足于中产阶级的安逸生活,出海远游,独闯世界,在海上几乎丧命,后又被海盗掳去,逃脱后在巴西发了财。但他仍不死心,再次出航,结果滞留海岛。二十多年的孤岛生活锤炼了他的意志,赋予了他战胜困难、勇于迸取的冒险精神,表现了当时新兴的资产阶级不满足于现状,开拓世界、占有世界的欲望。小说主体部分是对鲁滨孙在荒岛上的经历的描述。笛福把鲁滨孙描绘成一个勤奋劳动、与大自然顽强作斗争的开拓者。鲁滨孙在荒岛,克服了最初的悲观绝望情绪,只身与大自然斗争,靠勤劳和智慧,利用船上留下的简单工具,克服了无数困难,为自己能够活下去创造了生存条件。他每做一件事都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和很长的时间,但他失败了再干,从不气馁。例如,他用近半年的时间造了一只能载24人的独木舟,可是把它放进海里需要花12年的工夫挖条小河,他只好放弃这条船,又用了一年时间另造一只。这种征服自然的无畏勇气和坚忍不拔的实干精神使鲁滨孙的形象产生了巨大的艺术魅力。鲁滨孙是个劳动者,同时又是资产者和殖民者,因此他具有剥削掠夺的本性。他几次出海的目的就是为了要到非洲贩卖奴隶。他用火枪和《圣经》慑服土人,使“星期五”心甘情愿做他的忠实奴仆。鲁滨孙顽强不息地与’自然作斗争,既是为了活命,为了生存,也是为了占有财富和土地。鲁滨孙身上的两重性,体现了作者笛福的阶级局限性。这是需要我们在阅读时加以甄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