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种心理咨询的方法与技术都是在其学说理论基础上产生的,而任何一种学说理论又是在特定时代和特定文化背景基础上产生的,它是研究者对生活在当时社会文化环境中人们的心理活动及其特点认识的反映;也是研究者对自身心理发展状况的再认识和分析。比如弗洛伊德“恋父恋母情结”学说的产生,正是他与母亲关系的时代解读(维多利亚时期的性压抑特征);阿德勒小时候生活在对自己长相不看好、对自己身体健康状态不满意的自卑状态中,这促使他要改变现状,认真研究自卑,并化自卑压力为动力;霍妮因为抑郁情感的产生重新看待自己生活的轨迹,终于发现家庭人际关系对人的影响是那么的重要;森田正马如果没有经受神经症的折磨,就不会创造出“森田疗法”;荣格在剖析自我中发现“人格面具”。因此,任何一种学说理论都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文化特征,带有研究者自己的生活色彩。作为一个喜欢探究心灵的读者或从事心理咨询的工作者,首先不仅要知晓心理咨询理论、技术方法,还必须要知道其学说理论及其产生的时代背景,深入了解心理咨询理论技术的来龙去脉、优点与不足、适用范围与局限性、实践效果及其评价等。只有这样,才能使心理咨询师的视野更开阔,更善吸纳百川,更善解人意,咨询水平更成熟发展。《心理咨询理论研究》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安排了每一章节的内容。全书共分为九章,在有限的篇幅中系统介绍了许多心理咨询学派的思想内容,其突出的特色是:每章中都有一节内容对每一个学派进行了评说,评说的观点并不一定都是绝对正确的,但是其内容绝不是人云亦云的说法,而是作者在心理咨询临床实践基础上对咨询学说观点实践检验的感悟和体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但愿这些观点会让读者有感悟、有赞同、有批判、有联想。如果真是这样,那么编写《心理咨询理论研究》的目的也就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