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马识途把罗广斌带上了革命道路,成为中共地下党员,后来俩人又成为红色作家,著名革命小说《红岩》的第一作者就是罗广斌;罗广文将马士弘介绍进入了国军王牌军第十八军,俩人都做了国军将领。
篇一
1938年武汉会战,国共合作进入黄金时期。
青年大学生中共地下党员马识途与国军少将旅长罗广文,岔道相逢,却不辞而别。
1.兵临城下
2.岔道相见
3.铁血意志
4.《太行山上》
5.百万献金
篇二
能和罗广文成为连襟,当然是他千百万倍的意愿。这种关系,可以说有军政合一意思,这也是一种家族姻亲投资,今后在社会上,可以彼此攀附,互为依靠,相互关照,相得益彰。
1.闯荡东洋
2.“剿共”受伤
3.悦来婚礼
4.军政连襟
5.惨烈淞沪
篇三
国民参政议员陶希圣加盟“低调俱乐部”;罗广文策应万家岭大捷;弃守武汉城,第九战区司令长官陈诚被讥讽为“三昌将军”。
1.逆流低调
2.战万家岭
3.弃守武汉
4.“三昌将军”
篇四
被尊为“国母”的宋庆龄发表了《国共统一运动感言》(1937年9月24日),通篇诚挚,字字肝胆,拳拳之心,肺腑之言。
1.峨眉山下
2.整合川省
3.共赴国难
4.建立陪都
篇五
青春曼妙,男女之情在共同的理想的催化下,浪漫加革命,何等的激情,何等的澎湃。马识途与刘惠馨双双飞快地坠入情网,做了一对红色恋人。
1.红色恋人
2.抗拒包办
3.合作训练
篇六
天涯何处不相逢!唐代元白梦遇的轶事,也似乎成了马氏、罗氏弟兄们人生旅途反复交汇的一个暗示,一个缘起。
1.玉印传说
2.祠堂香火
3.瓜瓞绵绵
4.杂花生树
5.武将亮节
6.文臣高风
篇七
面对陈孟仁校长亲拟的作文题目《中国青年的出路》,马识途他们还没有来得及提笔破题,就匆匆忙忙地初中毕业,纷纷扬扬地散了。
1.得月在前
2.风云乍变
3.纷纷扬扬
篇八
洪雅县都晓得,县府里有两位光头同庚,穿中山装制服插钢笔的,戴眼镜的那位是县长马玉之;穿长衫,没有戴眼镜的为县秘书长罗宇涵,他们有通家之谊。
1.清水浑水
2.忠县袍哥
3.洪雅治匪
篇九
共产党是国民党的朋友,共产主义和民生主义并不矛盾。这有点骇人听闻,可以说是异端邪说。马识途他们起初惊骇地睁大眼睛,继而感觉有道理而频频点头。
1.榜上有名
2.酹酒中流
3.自由萌芽
4.清贫学生
5.钢笔钢笔
篇十
跨出监狱大门,马士弘晓得他们兄弟彼此持不同政见,因此都闭口不谈国事。马士弘只问五弟最想吃什么?
1.东坡肘子
2.无妄之灾
3.兄弟援手
4.天子门生
篇十一
“模范军人”和“整军能手”,罗广文盛名一时。
面对如此的夸奖,他有些面红耳赤。回想起半年多前自己与一帮弟兄的一番经历,在重庆市中心最有名的餐厅冠生园闹出的那一场风波。
1.整治滥兵
2.军政枪战
3.驻守陪都
4.衣帽取人
5.还乡遇匪
6.浴血宜昌
篇十二
国军第十八师罗广文少将师长的一句话,就是一颗定心丸,压在马家父子心上石头算是落了地,共党通缉要犯马识途十指紧扣的双手也放松了。
1.红色浪漫
……
篇十三
篇十四
篇十五
篇十六
篇十七
篇十八
篇十九
篇二十
篇二十一
篇二十二
篇二十三
篇二十四
篇二十五
篇二十六
篇二十七
篇二十八
篇二十九
篇三十
篇三十一
尾声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