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序
原书序
0.1 视觉与复制的诸问题
0.2 近代的平面设计
0.3 广告的魔术空间
第1章 近代平面设计的起始(19世纪的讽刺漫画)
1.1 审查与漫画(图像语言的力量)
1.2 审查与象征(1830年~1848年的法国)
1.3 杜米埃的讽刺漫画(语言与图像互文性的整体表现)
1.4 《力量》杂志的政治性与“爱尔兰人”
1.5 讽刺漫画与人相学
第2章 招贴广告的时代(早期的公共传媒1890年~1914年)
2.1 爱国(新洛可可)主义与近代模式(日本风格)的影响
2.2 新艺术运动(装饰性的海报)
2.3 大众娱乐、招贴海报与妇女解放运动
2.4 现代主义与物品海报——从图像艺术到设计
第3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图像宣传(1914年~1920年)
第4章 前卫艺术和现代主义的诞生(乌托邦的理想主义与商业主义1918年~1939年)
4.1 未来派与意大利
4.2 达达主义与蒙太奇
4.3 超现实主义与广告
4.4 摄影报道主义中的现代主义与纪实性
4.5 摄影剪辑与摄影新闻报道
4.6 德国摄影周刊杂志的主流
4.7 德国(国际印刷出版展)
4.8 机械美学与摄影报道主义(新客观主义)
4.9 前苏联的图像设计
4.10 新广告设计师的团体
4.11 近代设计师们的国外迁移
4.12 法国
4.13 英国
4.14 荷兰
4.15 瑞士客观图像的起源
4.16 现代主义的策划和瑞士派
4.17 意大利的米兰风格
第5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平面设计(机能主义1939年~1945年)
5.1 英国(新闻摄影报道和杂志编辑)
5.2 美国(现代主义艺术家的策划和企业)
5.3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宣传图像
第6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现代主义和信息社会的平面设计(1946年~1969年)
6.1 瑞士的新平面设计(欧洲现代主义的变迁)
6.2 意大利(米兰样式)
6.3 法国(诙谐的语言图像)
6.4 英国(消费主义和青年文化的萌生)
6.5 德国
6.6 波兰
6.7 荷兰
6.8 美国
第7章 波普艺术与非主流的图像(1960年~1970年)
7.1 消费文化和非主流文化
7.2 摩登与流行
7.3 波普音乐与图像艺术
7.4 明星照与演艺界
7.5 非主流文化与幻觉艺术
7.6 非主流文化的出版活动
7.7 古巴革命的图像艺术
7.8 加利福尼亚非主流文化的图像艺术
7.9 唤起舆论的图像艺术
第8章 20世纪末的视觉设计(1970年以后的广告和后现代主义以及电子技术)
8.1 现代广告的符号学
8.2 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
8.3 后现代主义样式的思想
8.4 后现代主义的抵抗思想
8.5 后现代的理论
8.6 后现代主义技术的思想刷新
8.7 国家样式与国际的影响
8.8 英国
8.9 荷兰
8.10 法国
8.11 瑞士
8.12 德国
8.13 意大利
8.14 日本
8.15 美国
名词注解
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事件索引
主要报刊杂志中外文对照
译者小记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