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第一章 急于求成:“大跃进”战车陷入泥沼
一、“超英赶美”狂飙突起
二、农业“卫星”争相竞放
三、“浮夸风”的严重恶果
四、“太跃进”战车戛然而止
第二章 体察民情: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一、逆耳忠言
二、亡羊补牢
三、广东来了中央调查组
第三章 会师广州:群英聚首共谋良策
一、政治局常委初聚广州小岛
二、“三南会议”
三、中央工作会议的召开
三、《农业六十条》的产生
四、从“三月草案”到“六月修正草案”
五、《农业六十条》的历史地位
第五章 力挽困局:调整政策共克时艰
一、1961年的调整
二、寻找粮源度饥荒
三、缩减城镇人口
四、“共产风”的清理和退赔
第六章 承认差别:克服两个“平均主义”
一、“平均主义”的产生
二、《调查纪要》引起毛泽东的思考
三、广州会议的中心议题
四、毛泽东肯定“分配大包干”
第七章 顺应民意:公共食堂垮散消亡
一、“吃饭不要钱”的闹剧
二、垮散后的强制恢复
三、“村官”诤言惊动毛泽东
四、《农业六十条》加速食堂衰亡
第八章 昙花一现:瞬息即逝的供给制
一、“共产主义萌芽”的供给制
二、远离现实的美妙理想
三、广州会议上的又一热点议题
四、供给制烟消云散
第九章 大步后退:下调基本核算单位
一、“社有制”对家业生产的束缚
二、所有制问题引发的“风潮”
三、广州会议上邓子恢的“以生产队为基础”论
第十章 局面初定:走出困境喜见复苏
一、广州会议后农村形势好转
二、《农业六十条》成效明显
三、农业生产喜见复苏
四、事情仍未能终结
第十一章 痛定思痛:历史的沉思与启示
一、如何看待这一段历电
二、对广州会议的认识
三、阵痛过后的思考
四、历史的启示
结束语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