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及至民国前期的中国学术,如果抛开汉学宋学之争及新旧学之争的成见,仅就留誉于中国学术史而有大师之称的学者而言,那么,康有为、梁启超、章太炎、王国维等首当其冲;如果分别学科而言,那么,在哲学、史学、文学等领域内,可谓大家辈出,名垂青史。而学思独运、称为“一世之雄”的天才学者刘咸炘,则以其学术遗产之丰厚,识见之高远,“堪称20世纪中国卓立不苟的国学大师”。刘咸炘先生(1896-1932),字鉴泉,四川双流人,自幼聪颖好学,弱冠即有著述,青年而为塾师,与友人蒙文通先生等在成都共创敬业学院,任哲学系主任,后聘成都大学、四川大学教授,终生不离教席,而潜心于国学研究,登堂入室,达到国学研究的极高境地。刘咸炘先生的学术来源大致有三:一曰槐轩(刘沅),一曰实斋(章学诚),一曰西学(要在西方哲学思想),而以国学为内核,以西学为参较,纵横发挥,相得益彰。其治学方法论,则独创新宗,曰:执两用中,故以“多算一筹”〔②〕,而“持论每出人意表,为治汉学者所不及”。〔③〕其治学对象,“一言以蔽之,曰史”。其所谓“史学”,其旨趣在于:“此学以明事理为的,观事理必于史,此史是广义,非仅指纪传编年,经亦在内。子之言理,乃从史出,周秦诸子,无非史学而已。横说则谓之‘社会科学’,纵说则谓之‘史学’,质说、括说则谓之‘人事学’可也”。〔④〕由史学而入“社会科学”、“人事学”(即今人文学),足见刘咸炘先生所涉学术领域之广博,几乎遍及哲学、史学、诸子学、文献学、文艺学、文化学、方志学、校雠目录学、书学等领域。所著《推十书》,乃其平生论著的总集,都231种,合475卷,计600余万言,鸿篇巨制,时所罕见。此著深入中国学术根柢,融通西方学术思想,生发文化自觉,执两用中,推十合一,创新学术,不特为民国群贤所难企及,且可谓登峰造极,一人而已。为弘扬中华文化优秀遗产,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和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组织重点力量,积5年之功,精心整理《推十书(增补全本)》,作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科研项目之一种。全书20册于2009年1月由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引起海内外学术界和知识界的高度重视。为了进一步推动对《推十书》的研究,深入发掘“推十学”这座无尽宝藏,我们特将《推十书(增补全本)》析为数种,以类相从,相聚成编,合为类聚丛刊,以供各界研习之需。应知识界朋友的约请,我们首先选编了《道教征略》,并编辑了《〈推十书〉导读》,作为《〈推十书〉类聚丛刊》的首批出版书目。《道教征略》是刘咸炘先生研究道教流派和传承,系统整理道教经书目录的重要著作,是当代道教研究不可或缺的必读书。《〈推十书〉导读》收录了学术界研究《推十书》的主要成果,作为各界研究《推十书》的重要参考。《导读》作者中,蒙文通、萧蓵父、庞朴等先生,均为当代学术大家,名响学界;其他各位作者,亦大抵卓然成家,各篇并属力作。相信《道教征略》和《导读》诸篇,可以为各界朋友提供《推十书》研究的重要参考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