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哲学哲学知识读物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终极视域的开启与交融(修订新版)

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终极视域的开启与交融(修订新版)

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终极视域的开启与交融(修订新版)

定 价:¥38.00

作 者: 张祥龙 著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标 签: 世界哲学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300115221 出版时间: 2010-01-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369 字数:  

内容简介

  《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终极视域的开启与交融(修订新版)》揭示中西哲学的一个交点,它可能是一颗种子,孕育未来的思想。这个揭示要求原本地领会海德格尔,包括准确把握原初文献,厘清有关的哲学史脉络,发现隐藏着的思想源头,以及贴切地理解这位哲学家的晦涩的思想方式和表达风格,乃至这种方式与风格的相互需要。对于中国和印度古代哲理的解释,则要求突破流行的概念化方法,以现象学的柔性方式直接感受它们生动卓越的思想特性。由此,才能探测到中国古代哲理与海德格尔思想的内在相关性。这种相关性既有事实(包括作者独自发现的事实)的支持,又有来自某种哲学的亲缘联系。这亲缘性不仅表现为家族的相似,还显现为一些相映成趣的区别。这《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终极视域的开启与交融(修订新版)》是否做到了这些?回答只在读者的阅读体验中。如果它毕竟在这些方面迈出了真实的步子,那么在几重意义上,此书都是一个原初的发现。海德格尔独特的思想方式,中国古代哲理的时机化、终极境域化的特性,海德格尔与中国古哲特别是老庄道家的内在关联,以及东西方对话的潜在场域,等等,都由于这个发现而进入被多重阴影映衬着的澄明。

作者简介

  张祥龙,1949年出生于香港九龙,北京大学哲学系77级本科生。美国俄亥俄州托莱多大学硕士(1988年),纽约州立布法罗大学哲学博士(1992年)。现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暨外国哲学研究所教授;国际中西哲学比较学会(ISCWP)前会长;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兼职教授,广西师范大学客座教授;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理事。出版了《海德格尔传》(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商务印书馆,2007)、《从现象学到孔夫子》(商务印书馆,2001)、《朝向事情本身——现象学导论七讲》(团结出版社,2003)、《西方哲学笔记》(北京大学出版社,20E)5)、《当代西方哲学笔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Sprache und Wirklichkeit: Eine interkulturelle Perspektive (《语言与实在:一种文化间的视野》,与他人合著,Traugott Bautz,2005)、《思想避难:全球化中的中国古代哲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孔子的现象学阐释九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等著作;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曾获多项学术奖。专业方向为:东西方哲学比较,现代西方欧洲大陆哲学(以现象学为主),儒家哲学。

图书目录

引文出处原书书名缩写
引言
第一部分 海德格尔思想
 第1章 海德格尔其人及其道缘
  一、海德格尔的人生道路
  二、海德格尔的道缘
 第2章 海德格尔的现象学起点
  一、胡塞尔的现象学
  二、范畴直观与"存在"系词
  三、为什么"在胡塞尔那里没有存在的问题"?
 第3章 海德格尔与古希腊哲学
  一、前柏拉图思想--西方哲学的真正源头
  二、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三、古希腊哲学衰落的思想原因和语言表现
 第4章 海德格尔对康德的解释--先验想象力和时间纯象
  一、作为"存在问题引论"的《康德书》
  二、《康德书》的基本思路
  三、海德格尔解释康德的特点
  四、《康德书》如何打开理解《存在与时间》之门
 第5章 《存在与时间》(一)
  一、《存在与时间》的思想线索--在(Dasein)
  二、缘在的在世
  三、在缘的方式
  四、牵挂--缘在的存在
 第6章 《存在与时间》(二)
  一、解释学的处境
  二、朝向死亡存在的存在论含义
  三、良知与决断
  四、时间性--牵挂的存在论意义
  五、海德格尔时间性的特点
  六、亚里士多德和黑格尔的时间观
  七、对《存在与时间》的总体估价与"时间性的退化现象"
 第7章 海德格尔的后期思想(一)
  一、"转向"的含义
  二、转向的方式--真理与不真性
  三、自身的缘构发生(Ereignis)--存在的真义
  四、语言与诗
 第8章 海德格尔的后期思想(二)
  一、技艺(techne)与技术
  二、海德格尔的思想方式
第二部分 印度与中国古代思想
 第9章 西方传统哲学与古代印度思想
  一、探讨终极问题的三条思想道路
  二、西方哲学的"形式"理念与"概念"构架方法
  三、古印度正宗思想--直觉体验的直陈表述
 第10章 佛家的缘起终极观与龙树的中观
  一、佛家与印度正宗的不同表达方式
  二、先于龙树的缘起说
  三、龙树的缘起说与中道义
 第11章 中国古代思想的特性
  一、天:中国的原初思想境域
  二、原本儒家的天道观
  三、墨家思维方式的现成性
 第12章 形而上之道还是势域之道
  一、对道的错解:形而上之理
  二、《韩非子》得人势而未得天势
  三、《孙子兵法》--活在势域中的道
 第13章 老子
  一、终极处境中的构成之道
  二、误解"道"的一个原因
  三、道任天势
  四、老子的生存关切
  五、道是生存的顶极形态
  六、小国寡民
 第14章 庄子
  一、终极形势不可避免
  二、依天势而得真知
  三、气虚得势
  四、道境与道言,天机与机械
  五、真人
  六、梦与痴--《红楼梦》的道境
第三部分 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观的比较
 第15章 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的相通之处
  一、非现成的识度
  二、人问体验为理解之根
  三、终极即构成境域
  四、境域本身的消息
 第16章 海德格尔思想与天道观的区别和对话可能(一)
  一、时间观与历史观
  二、人格神还是境域之神
  三、人的本性与成为"真人"的可能
 第17章 海德格尔思想与天道观的区别和对话可能(二)
  一、技艺与现代技术
  二、语言与道言
  三、海德格尔所理解的"道
结语
附录 海德格尔与"道"及东方思想
后记
修订版附记
人名索引
词汇索引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