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选题的理论意义
1.1.2 选题的实践意义
1.2 概念界定
1.2.1 养老保险
1.2.2 养老保险法律
1.3 文献综述
1.3.1 养老保险法律的理论研究
1.3.2 养老保险法律的国际比较
1.4 研究方法
1.4.1 比较研究方法
1.4.2 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
1.4.3 演绎与归纳研究方法
1.5 本书的结构安排、创新与不足之处
1.5.1 本书的结构安排
1.5.2 本书的创新之处
1.5.3 本书的不足之处
第2章 国际上养老保险法律的外因性理论
2.1 新历史主义理论
2.1.1 新历史主义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
2.1.2 新历史主义理论的主要观点
2.1.3 新历史主义理论评价
2.2 福利经济学理论
2.2.1 福利经济学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
2.2.2 福利经济学理论的主要观点
2.2.3 福利经济学理论评价
2.3 新自由主义理论
2.3.1 新自由主义理论兴起的时代背景
2.3.2 新自由主义理论的主要观点
2.3.3 新自由主义理论评价
2.4 第三条道路理论
2.4.1 第三条道路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
2.4.2 第三条道路理论的主要观点
2.4.3 第三条道路理论评价
2.5 本章进一步的论述
第3章 国际上养老保险法律的内因性理论
3.1 现收现付制
3.1.1 什么是现收现付制?
3.1.2 现收现付制与代际收入再分配
3.1.3 现收现付制的优势
3.1.4 现收现付制的不足
3.2 基金制
3.2.1 什么是基金制
3.2.2 基金制与生命周期收入再分配
3.2.3 基金制的优势
3.2.4 基金制的不足
3.3 现收现付制和基金制的进一步比较
3.3.1 对国民储蓄的影响
3.3.2 养老保险的制度成本
3.4 部分积累制
3.5 本章进一步的论述
第4章 国际上养老保险法律的历程
4.1 养老保险法律初创阶段——德国
4.1.1 养老保险法律产生的时代背景
4.1.2 德国《老年和伤残保险法》评述
4.2 养老保险法律发展阶段——以美国、英国为例
4.2.1 美国1935年《社会保障法》
4.2.2 英国1946年《国民保险法》
4.3 养老保险法律改革阶段——以英国为例
4.3.1 撒切尔夫人时期的改革
4.3.2 布莱尔时期的改革
4.3.3 英国《2007年养老保险法》
4.4 本章进一步的论述
第5章 有关国家的养老保险法律比较
5.1 德国和瑞典养老保险法律比较
5.1.1 两国养老保险法律的历史沿革
5.1.2 两国养老保险法律改革的立法博弈过程
5.1.3 两国养老保险法律的适用范围和经费来源
5.1.4 两国养老金的领取
5.1.5 两国养老保险基金的监督管理
5.1.6 两国养老保险的争议处理机制
5.2 智利和墨西哥养老保险法律比较
5.2.1 两国养老保险法律的历史沿革
5.2.2 两国养老保险法律的适用范围和经费来源
5.2.3 两国养老金的领取
5.2.4 两国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运营
5.2.5 两国养老保险基金的监督管理
5.3 本章进一步的论述
第6章 中国养老保险法律的历程与评价
6.1 中国养老保险法律的历程
6.1.1 中国养老保险法律的初创阶段
6.1.2 中国养老保险法律的恢复阶段
6.1.3 中国养老保险法律的试点改革阶段
6.2 中国养老保险法律的评价
6.2.1 中国养老保险法律的成绩
6.2.2 中国养老保险法律的不足
6.3 本章进一步的论述
第7章 完善中国养老保险法律的建议
7.1 应当妥善处理的五个关系
7.2 完善养老保险法律程序的建议
7.2.1 应当适时制定养老保险条例
7.2.2 应当着力完善养老保险立法程序
7.2.3 应当完善养老保险争议处理机制
7.3 完善养老保险法律的内容构想
7.3.1 养老保险法律覆盖范围的新探索
7.3.2 应对人口老龄化和养老金隐性债务冲击
7.3.3 统一社会保险费的征收机构
7.3.4 做实养老保险基金省级统筹
7.3.5 建立独立的社会保险基金监督机构
7.4 本章进一步的论述
第8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8.1 本书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AGEING POPULAIONS:TRAJECTORIES,CHALLENGESAND STRATEGIE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Pension Refornl in Britain,Gemany and Sweden
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