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绪论
1.1 轨道交通的定义及基本类型
1.1.1 轨道交通的一般定义
1.1.2 轨道交通的基本类型
1.2 轨道交通基本建设程序
1.2.1 铁路基本建设程序
1.2.2 城市轨道交通基本建设程序
1.3 轨道交通线路设计的基本任务
1.4 轨道交通线路设计中应遵循的规程和规范
1.4.1 铁路线路设计中应遵循的规程与规范
1.4.2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计中应遵循的规程与规范
2 运输需求与能力
2.1 线路设计的运量参数与设计年限
2.1.1 线路设计的运量参数
2.1.2 设计年限
2.2 运量预测方法
2.2.1 货运量的预测方法
2.2.2 客运量的预测方法
2.2.3 高速客运专线的诱发客流量模型
2.3 运输能力
2.3.1 运输能力
2.3.2 区间通过能力的计算
2.3.3 普通铁路输送能力的计算
2.3.4 高速客运专线通过能力的计算
2.3.5 城市轨道交通通过能力的计算
2.4 影响运输能力的主要因素
2.4.1 影响列车容量的主要因素
2.4.2 影响区间通过能力的主要因素
2.4.3 影响车站通过能力的主要因素
3 牵引计算
3.1 概述
3.2 作用于列车上的力
3.2.1 牵引力
3.2.2 阻力
3.2.3 制动力
3.3 列车运动方程式
3.3.1 列车运动状态分析
3.3.2 列车运动方程式
3.4 牵引质量与功率的计算
3.4.1 牵引质量计算
3.4.2 牵引净载、牵引辆数及列车长度计算
3.4.3 高速列车的功率计算
3.5 运行速度与运行时间
3.5.1 单位合力
3.5.2 运行速度与时间的计算公式
3.5.3 行车速度与行车时分的近似计算公式
3.5.4 利用均衡速度法计算运行时分
3.5.5 制动距离
3.6 能耗计算
3.6.1 电力机车的耗电量计算
3.6.2 内燃机车燃油消耗量计算
4 选线设计
4.1 线路走向选择
4.1.1 客货列车共线铁路的线路走向选择
4.1.2 高速客运专线的线路走向选择
4.1.3 城市轨道交通的线路走向选择
4.2 区间线路平面设计
4.2.1 圆曲线
4.2.2 缓和曲线
4.2.3 缓和曲线间夹直线和圆曲线的最小长度
4.2.4 线间距
4.3 区间线路纵断面设计
4.3.1 线路的最大坡度
4.3.2 坡段长度
4.3.3 坡段连接
4.3.4 客货列车共线铁路线路最大坡度的折减
4.4 车站正线平面和纵断面设计
4.4.1 站坪长度
4.4.2 站坪的线路平面
4.4.3 站坪的线路纵断面
4.4.4 站坪两端的线路平面和纵断面
4.5 桥涵、隧道、路基地段的平纵断面设计
4.5.1 桥涵处的线路平纵断面设计
4.5.2 隧道处的线路平纵断面设计
4.5.3 路基对纵断面设计的要求
4.5.4 线路平面图和纵断面图
4.6 定线方法
4.6.1 客货列车共线铁路的定线方法
4.6.2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定线方法
4.7 车站分布
4.7.1 客货列车共线铁路的车站分布
4.7.2 高速客运专线和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车站分布
5 站场
5.1 站场类型
5.1.1 铁路站场分类
5.1.2 城市轨道交通站场分类
5.2 客货共线铁路中间站设计
5.2.1 中间站类型
5.2.2 中间站的作业和设备
5.2.3 中间站设计
5.2.4 中间站平面计算
5.3 城市轨道交通中间站设计
5.3.1 中间站类型
5.3.2 中间站平纵断面设计
5.3.3 中间站设计
5.4 高速客运专线车站布置
5.4.1 高速站与既有站的位置关系
5.4.2 不同类型车站的布置
5.5 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布置
5.5.1 同站台换乘
5.5.2 结点换乘
5.5.3 站厅换乘
5.5.4 通道换乘
5.5.5 其他换乘方式
6 辅助线与车辆段线路设计
6.1 辅助线设置
6.1.1 折返线
6.1.2 停车线
6.1.3 渡线
6.1.4 联络线
6.1.5 存车线
6.1.6 安全线
6.1.7 车辆段出入线
6.2 车辆段线路设计
6.2.1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线路设计
6.2.2 高速客运专线动车段线路设计要求
7 既有线改建技术
7.1 加强既有线能力的措施
7.1.1 提高区间通过能力的措施
7.1.2 增加列车质量的措施
7.1.3 运输能力加强措施的选择
7.2 既有线提速技术
7.2.1 国内外既有铁路列车提速概述
7.2.2 制约列车提速的线路因素与技术措施
7.2.3 武九铁路扩能提速工程案例分析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