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概念和基础
第1章 理解信息系统
1.1 基本概念
1.1.1 信息
1.1.2 信息与数据
1.1.3 信息技术
1.1.4 信息系统
1.1.5 信息系统服务
1.2 信息系统的发展历程
1.3 信息系统的开放性
1.3.1 开放信息系统的特性
1.3.2 开放信息系统的定义
1.3.3 开放信息系统的优缺点
1.3.4 标准
1.3.5 NDI和COTS
1.4 信息系统的社会性
1.4.1 社会软件
1.4.2 社会关系网络
1.4.3 知识产权和道德规范问题
1.4.4 数字鸿沟
1.4.5 计算机犯罪
1.4.6 需求工程中的社会问题
1.4.7 信息系统建设的社会环境
1.4.8 社会中介机构与咨询服务
1.5 信息系统的管理和治理
1.5.1 信息战略规划
1.5.2 项目管理
1.5.3 工作流管理
1.5.4 数据管理
1.5.5 安全管理
1.5.6 信息系统治理
1.6 信息系统的技术问题
1.6.1 概念和基础
1.6.2 系统集成和演化
1.6.3 信息系统安全
1.6.4 软件和服务
1.6.5 电信与计算的大融合
1.7 问题讨论
1.7.1 安全与开放
1.7.2 创新与标准
1.7.3 统一与个性
1.7.4 规范与标准
1.7.5 无边界应用
1.7.6 互动与语义
1.7.7 松耦合
1.7.8 安全性
参考文献
检索词
第2章 需求开发
2.1 导言
2.2 需求开发的意义和困难
2.2.1 意义
2.2.2 利益相关者的共同性需求
2.2.3 需求问题的复杂性
2.3 需求工程的概念
2.4 需求的分类
2.4.1 功能需求
2.4.2 非功能需求
2.4.3 其他需求
2.5 需求开发过程
2.5.1 需求错误
2.5.2 需求提取
2.5.3 需求分析
2.5.4 需求规范
2.5.5 需求验证测试与确认
2.5.6 接口定义
2.6 需求管理
2.6.1 需求变更管理
2.6.2 需求跟踪管理
2.6.3 需求管理过程的注意事项
2.7 信息系统需求工程的发展前景
2.7.1 现有技术的不足和发展要求
2.7.2 发展面向服务的需求工程
参考文献
检索词
第3章 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
3.1 基本概念
3.1.1 什么是体系结构
3.1.2 为什么需要体系结构
3.2 体系结构标准
3.3 体系结构的框架和视图
3.3.1 体系结构框架
3.3.2 体系结构视图
3.4.建造体系结构的指导方针和步骤
3.4.1 指导方针
3.4.2 建造的基本步骤
3.5 体系结构设计的几个主要问题
3.5.1 设计原则
3.5.2 体系结构和系统设计的边界
3.5.3 新技术的使用
3.5.4 数据互操作性
3.5.5 数据模型
3.6 体系结构的分析与评估
3.6.1 概述
3.6.2 分析和评估的方法
3.7 通用技术引用模型
3.7.1 POSIX标准
3.7.2 技术引用模型
3.8 体系结构的集成和支持成分
3.8.1 体系结构的集成
3.8.2 体系结构的集成支持
参考文献
检索词
第4章 信息基础设施
4.1 概念与特性
4.1.1 基本概念
4.1.2 特性
4.2 建设信息基础设施的指导方针
4.2.1 信息基础设施是开放的
4.2.2 与需求相适应
4.2.3 具有互操作性
4.2.4 联网的分布环境
4.3 信息基础设施的体系结构
4.3.1 信息基础设施体系结构的重要性
4.3.2 信息基础设施体系结构模型
4.4 企业基础设施
4.4..1 企业基础设施体系结构
4.4.2 企业基础设施的支持工具
4.5 网络环境的建立
4.5.1 网络基础设施的地理布局
4.5.2 网络基础设施的重要技术
4.6 信息基础设施运行管理问题
4.6.1 运行管理的新思路
4.6.2 五个关键问题
参考文献
检索词
第5章 联网新技术
5.1 前言
5.2 互联网的发展
5.2.1 发展过程
5.2.2 TCP/IP协议
5.2.3 WWW
5.2.4 XML
5.2.5 结构的改进
5.2.6 新能力的加入
5.3 无线联网技术
5.3.1 无线网络的优点
5.3.2 无线局域网
5.3.3 无线城域网
5.3.4 正交频分复用和正交频分复用多址
5.3.5 移动宽带无线接入
5.3.6 无线广域网
5.3.7 无线人域网
5.4 结论
参考文献
检索词
第二部分 演化和集成
第6章 信息系统演化
6.1 前言
6.2 已建系统和目标系统
6.2.1 已建系统
6.2.2 目标系统
6.3 演化技术
6.3.1 对演化技术的基本要求
6.3.2 支持环境技术
6.3.3 技术选择
6.4 系统维护
6.4.1 维护的重要性
6.4.2 维护的类型
6.5 系统更新
6.5.1 白盒更新
6.5.2 黑盒更新
6.5.3 更新技术
6.5.4 软件升级
6.6 软件移植
6.6.1 概念
6.6.2 移植需要考虑的问题
6.6.3 移植和重用的异同
6.7 系统替换
6.7.1 替换的意义
6.7.2 替换的指导方针
参考文献
检索词
第7章 数据集成
7.1 数据集成面对的问题
7.1.1 难度大
7.1.2 影响数据集成的各种因素
7.2 数据集成的利益
7.3 数据集成过程
7.3.1 需求分析
7.3.2 集成方式的选择
7.3.3 数据库规范和设计
7.3.4 开发、测试和实现
7.4 数据集成技术
7.4.1 模式集成
7.4.2 使用元数据的集成
7.4.3 使用XML的集成
7.4.4 使用中间件的集成
7.4.5 数据请求中介
7.4.6 包装集成
7.4.7 OAGIS集成规范
7.5 集成数据库
7.5.1 数据仓库
7.5.2 联机分析处理
7.5.3 联邦数据库
7.5.4 面向对象联机分析处理
7.6 新的课题
参考文献
检索词
第8章 信息系统集成
8.1 信息系统集成的意义
8.2 信息系统集成的指导方针
8.3 系统集成的任务、特征和要求
8.3.1 集成的主要任务
8.3.2 集成系统的特征
8.3.3 对解决方案的要求
8.4 企业应用集成
8.4.1 概念
8.4.2 EAI的层次
8.4.3 企业应用集成的利益
8.5 企业管理集成
8.5.1 概述
8.5.2 企业资源规划
8.5.3 供应链管理
8.5.4.客户关系管理
8.5.5 值链管理
8.6 商家对商家集成
8.6.1 B2B概念
8.6.2 B2BI与EAI的异同
8.6.3 B2BI与传统企业集成的差别
8.7 基于Web服务的业务集成
8.7.1 Web服务在企业应用集成中的应用
8.7.2 Web服务在B2B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检索词
第9章 中间件技术
9.1 概念和基础
9.1.1 中间件的概念_
9.1.2 中间件的地位和作用
9.1.3 分布对象计算
9.2 对中间件的需求
9.2.1 通信能力
9.2.2 服务质量
9.2.3 协调机制
9.2.4 可靠性
9.2.5 伸缩性
9.2.6 互操作性
9.3 基于DOC的中间件
9.3.1 主机基础设施中间件
9.3.2 分布中间件
9.3.3 通用中间件
9.3.4 特定域中间件
9.4 中间件对信息系统发展的支持
9.4.1 系统集成比程序设计更加受到重视
9.4.2 开放系统体系结构生存能力和开源软件可用性的增强
9.4.3 对实时嵌入式环境集成不断增长的关注
9.4.4 改善软件质量和性能
9.5 中间件的服务质量
9.5.1 基本概念
9.5.2 QoS的控制机制
9.5.3 Qos需求
9.6 典型中间件概况
9.6.1 交易中间件
9.6.2 过程中间件
9.6.3 消息中间件
9.6.4 对象中间件
9.6.5 数据库中间件
9.7 发展与创新
9.7.1 现有解决方案的不足
9.7.2 新的需求
9.7.3 新的进展
9.7.4 标准化工作
9.7.5 研究工作
9.7.6 进行中的项目
参考文献
检索词
第10章 互操作技术
10.1 什么是互操作
10.1.1 概念
10.1.2 重要性
10.1.3 定义
10.2 互操作问题的成因
10.2.1 自主性
10.2.2 异构性
10.2.3 开发者的认知与协调的不足
10.3 固有困难与指导法则
10.3.1 固有困难
10.3.2 指导法则
10.4 互操作需求
10.4.1 体系结构
10.4.2 基础设施
10.4.3 中间件
10.4.4 层次划分
10.4.5 标准
10.4.6 测试
10.4.7 系统开发程序的同步
10.4.8 模拟和演示
……
第三部分 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
第11章 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
第12章 联网安全
第13章 网络接入控制
第14章 可信计算
第15章 身份管理
第16章 软件系统安全性
第17章 软件安全性保护
第18章 电子邮件和电子商务的安全性
第19章 数据保护
第20章 渗透测试
第21章 信息系统安全审计
第22章 信息系统和产品的安全性评估
第四部分 软件与服务
第23章 软件技术和产业的特征
第24章 软件工程的发展与创新
第25章 功能抽取理论和技术
第26章 模型驱动体系结构
第27章 演化理论和技术的发展
……
第五部分 管理和治理
第六部分 统一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