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史料丛钞》由纲、目、按、自注和附录5种不同性质的文字构成。纲是《中国社会史料丛钞》的编写大纲,简述各类风俗制度的发展脉络,要点特征及优劣得失等,顶格写。目低一格写,引用各种史料对纲作详细说明,是对纲的展开和补充。按即按语,置于目之后,再低一格写。但不是所有的目之后都有按语。它是作者自己的心得,一般是目所引材料仍无法讲清,或目本身有疑误,才加按语说明。有时也以按语来概括要点,揭示真相,引导思维等。注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括号内的小字注。其作用一是交代史料出处:引自类书的交代类书卷数,使用丛书的注明丛书名称,转引文字注明转引书名。二是名物训诂,解释疑难。三是指出文字错误。四是指出事实讹谬。它们都是随文施注,查阅方便。另一种是篇后注,与今注相类似,不用多说。还有附录一体,只在建筑门偶尔用之,盖非正录也。这种大纲与细目相结合,叙述与评论相结合,正文与注释相结合,正录与附录相结合的论述方法,将《中国社会史料丛钞》粘合为一个浑然天成的有机整体,体现了一个国学大师的高超技巧与严谨的治学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