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文学艺术艺术影视艺术影视艺术传播学

影视艺术传播学

影视艺术传播学

定 价:¥48.00

作 者: 潘源 著
出版社: 中国电影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影视理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106031183 出版时间: 2009-07-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280 字数:  

内容简介

  影视学博士。曾在北京科技大学英语系任教近十年,现于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从事学术研究工作。中国高校影视学会、中国电视家协会会员。 曾出版学术著作《电影话语新论》、《尼基塔·米哈尔科夫》两部,译著《梦锁危情》、《冷山》、《八百万种死法》等十余部,电影剧本翻译《通天塔》、《两杆大烟枪》两部。在国家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作者简介

  潘源,影视学博士。曾在北京科技大学英语系任教近十年,现于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从事学术研究工作。中国高校影视学会、中国电视家协会会员。曾出版学术著作《电影话语新论》、《尼基塔·米哈尔科夫》两部,译著《梦锁危情》、《冷山》、《八百万种死法》等十余部,电影剧本翻译《通天塔》、《两杆大烟枪》两部。在国家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图书目录

序一
序二
绪论 意义的建构与生成
第一章 影视艺术传播系统论——意义的生成场域
第一节 传播系统结构与意义流通
一、传播与传播结构
二、信息与意义传播
三、意义的传播地位
四、意义的理论肯定
第二节 影视系统与传播的交叉性
一、作为媒介的影视传播
二、影视传播与传播功能
三、影视传播的理论建构
第三节 影视艺术传播系统特殊性
一、非艺术传播与艺术传播
二、电影电视的艺术传播
三、影视艺术传播的本质
四、交叉性影视传播形式
第四节 艺术传播的意义生成场域
一、场域概念与场域理论
二、生成场域与三个自然
1.意义来源之域——物理场
2.意义凝练之域——心理场
3.意义构建之域——心物场
4.意义生成之域——行为场
第二章 影视传播主体控制论——意义的赋予机制
第一节 传播主体的把关控制作用
一、不同传播模式中的把关
二、不同把关者的主控取向
三、传播主体的重构性把关
第二节 传播环境的宏观制约作用
一、文化语境的环境规约作用
二、传播制度的限制约束作用
1.传播制度与预先把关
2.制度把关与调节机制
三、激励机制的隐性引导作用
1.评奖资源与价值体系
2.奖励机制与评价标准
第三节 媒介技术的基础制约作用
一、传播技术与意义生产
二、数字技术与表达潜能
三、数字技术与传播观念
第四节 影视艺术传播观念导向性
一、传播观念与媒介生产
二、经典理论的观念之争
三、观念的理性先导作用
第三章 影视艺术传播媒介论——意义的传播载体
第一节 不同视域内的传播媒介观
一、影视表达媒介与“意象”
二、意象表达媒介与“符号”
三、意象论与符号论差异性
第二节 影视意义传播的形式建构
一、意义与形式
1.意义表述与形式建构
2.意义表达形式丰富性
二、秩序与结构
1.艺术秩序与形式结构
2.结构关系与传播意义
三、表述与建构
1.景框空间与造型意象写意性
2.色彩与光影造型的诗意营造
3.声音的表现功能与声画对位
4.文内语境的取境与造境手段
5.动态时空的多维复合性表意
第三节 影视艺术传播媒介差异
一、时空表现差异与传播艺术性
二、信息形态差异与冷热媒介论
三、介质性能差异与艺术表现力
四、传播环境差异与心理参与度
第四章 影视艺术传播接受论——意义的沟通互动
第一节 传受互动与意义共通空间
一、接受理论与传受互动
二、期待视界与期待类型
三、意义及其建构创新化
第二节 交通理论与意义生成趋向
一、“交通”论与文本类型
1.“单向交通”及其“读者式文本”
2.“多向交通”及其“作者式文本”
3.“可读式读者”与“可写式读者”
二、“审美距离”聚焦人性
第三节 生产者式文本与互文建构
一、大众文本与大众创造力
二、大众文本的意义与愉悦
三、互文式文本与互文建构
第五章 影视艺术传播价值论——意义的现实转换
第一节 影视艺术传播的娱乐审美价值
一、在娱乐中审美
二、在释义中愉悦
第二节 影视艺术传播的商业经济价值
一、经济驱动下的影视艺术传播
二、金融经济与文化经济的融会
第三节 影视艺术传播的社会建构价值
一、拟态环境与社会现实
二、伦理文化与影视观念
三、议事日程与家庭伦理
第四节 影视艺术传播的文化播扬价值
一、影视艺术传播与文化地域性
二、影视艺术传播与软实力建设
后记
参考文献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