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选这本题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与论》的自选集,作者大致遵循的是如下几个原则:一是关于学术活动纵横时空的考虑。纵向看,重点选取新时期不同年代的成果,有新世纪的,也有上个世纪90年代、80年代的,同时也选了一篇上世纪60年代初的论文《(创业史)的长篇结构与人物描写》。横向看,所选成果应该代表我从事的学术活动各个方面的内容,有一定的覆盖面。其中不仅主要是现代文学的,还有当代文学和文论方面的成果。同时,除了科研方面,还有教学方面的成果总结。这样纵横交织的展示,不仅能使人看到成果的全貌,还能使人在某种程度上看到学术道路的发展。二是关于学术类型史、论、评的考虑。书中所选成果,史、论、评都有。第一部分主要是史,前四篇是史的概括论述,史中有论,如关于新文学经典的发生发展,新文学传统的发生发展,新文论的发生发展等。为了突出史的观念,这一部分还根据新文学史的发展安排了关于“五四”文学、左翼文学、40年代国统区文学以及“延座”讲话的论文各一篇。第二部分是以论为主,所选作家作品因为许多是现代文学历史上的,所以论中又有史,还选了一些当前的,所以又论中有评。第三部分是关于学术思想、教学经验的成果总结,则史、论、评都是交融在一起的。三是关于学术效应质与量的考虑。编选自选集当然首要的是选优,注重所选成果的典范性,甚至于是原创性,但在注重“质”的时候,也要注意一定的“量”,这“量”,就是要考虑到我在上面所说两点的方方面面,但总的来说是要求质与量的结合。例如本书所选《(创业史)的长篇结构与人物描写》一篇是上世纪60年代初我二十五六岁时所写的论文,但现在看来还是有一定的质量的,今年湖北作协编选的《湖北文学60年》选我的作品就只选了这一篇。还有,关于《母亲文化:深沉、激越的“寻根”浩歌——评岳恒寿的中篇小说(跪乳)》一篇是我为纪念我的好友岳恒寿不幸早逝而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