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中医理论的形成及其特点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一)以古代解剖知识为基础
(二)长期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经验的积累
(三)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知识的渗透
(四)古代哲学理论的影响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概况
(一)基础医学
(二)临床医学
(三)药物学
(四)方剂学
(五)针灸学
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一)整体观念
(二)辨证论治
第2讲阴阳理论及其应用
一、阴阳的概念
二、阴阳的特性
三、阴阳的相互关系
(一)阴阳的对立制约
(二)阴阳的互根互用
(三)阴阳的消长平衡
(四)阴阳的相互转化
四、阴阳理论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说明人体的组织机构
(二)解释人体的生理活动
(三)解释人体的病理变化
(四)指导疾病的诊断
(五)指导疾病的防治
(六)归纳药物的性能
第3讲五行理论及其应用
一、五行的概念
二、五行的特性
三、事物五行属性的归类
四、五行的生克关系I
(一)一般状态的调节平衡
(二)特殊状态的相互影响I
五、五行理论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说明脏腑的生理及相互关系
(二)解释五脏系统疾病的传变规律
(三)指导五脏系统疾病的诊断1
(四)指导五脏系统疾病的治疗
第4讲心系统功能
一、心的主要生理
(一)主血脉
(二)主藏神
二、心的系统联系
(一)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
(二)心开窍于舌
(三)心在液为汗
(四)心在志为喜
(五)心包络
(六)脑
(七)小肠
第5讲肺系统功能
一、肺的主要生理
(一)主宣发肃降
(二)主气
(三)助心行血
(四)通调水道
二、肺的系统联系
(一)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
(二)肺开窍于鼻,喉为肺之门户
(三)肺在液为涕
(四)肺在志为悲(忧)
(五)大肠
第6讲脾系统功能
一、脾的主要生理
(一)主运化
(二)主升
(三)主统血
二、脾的系统联系
(一)脾在体合肉,主四肢
(二)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三)脾在液为涎
(四)脾在志为思
(五)胰
(六)胃
第7讲肝系统功能
一、肝的主要生理
(一)主疏泄
(二)主藏血
二、肝的系统联系
(一)肝在体合筋,其华在爪
(二)肝开窍于目
(三)肝在液为泪
(四)肝在志为怒
(五)胆
第8讲肾系统功能
一、肾的主要生理
(一)主藏精
(二)主水液
(三)主纳气
二、肾的系统联系
(一)肾在体合骨,其华在发
(二)肾开窍于耳及二阴
(三)肾在液为唾
(四)肾在志为恐
(五)命门
(六)膀胱
(七)三焦
(八)女子胞
(九)精室
第9讲脏腑关系
一、脏与脏的关系
(一)心与肺
(二)心与脾
(三)心与肝
(四)心与肾
(五)肺与脾
(六)肺与肝
(七)肺与肾
(八)肝与脾
(九)肝与肾
(十)脾与肾
二、脏与腑的关系
(一)心与小肠
(二)肺与大肠
(三)脾与胃
(四)肝与胆
第10讲精气理论
第11讲血理论
第12讲津液理论
第13讲经络理论
第14讲体质理论
第15讲外感病因
第16讲内伤及其他病因
第17讲发病原理
第18讲基本病机
第19讲治则治法
第20讲预防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