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生活时尚健康中医养生中医诊断20讲(上工书房系列)

中医诊断20讲(上工书房系列)

中医诊断20讲(上工书房系列)

定 价:¥28.00

作 者: 张登本,孙理军 著
出版社: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中医保健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60534091 出版时间: 2010-02-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256 字数:  

内容简介

  中医诊病方法的内容十分丰富,通常概括为“望、闻、问、切”四法。此次《中医诊断20讲》的编著,是为了便于初学者学习、掌握并付之于实践,在兼顾传统四诊的基础上,将常用的行之有效的中医诊病方法析解为20个知识单元,每个知识单元既相对独立,但又是中医诊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有机联系,20个知识单元浑然一体,共同构架了中医诊断的知识体系。《中医诊断20讲》突出“科普”的特点,表述通俗易懂、简洁易记,可供广大中医爱好者自修研读之用。

作者简介

  张登本,博士生导师,著名《黄帝内经》研究专家,陕西中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学科学术带头人,陕西省“师德标兵”,陕西省劳动模范,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从事中医基础理论和《黄帝内经》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三十多年,主编教材、论著2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先后多次获国家及省级奖项等。孙理军,教授孙理军,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中医基础理论和《黄帝内经》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二十多年,出版著作17部、教材16部,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主持完成各级科研项目9项,先后多次获国家及省级奖等。

图书目录

第1讲 中医诊法的形成及特点
一、中医诊法的概念、意义及学习方法
二、中医诊法的诊病原理
三、中医诊法的特点
(一)整体察病
(二)诸诊合参
(三)辨证求本
(四)辨病辨证相结合
四、中国历代名医的诊法成就
(一)夏商春秋时代
(二)先秦两汉时期
(三)两晋隋唐时期
(四)两宋金元时期
(五)明清时期
(六)近、现代时期
第2讲 整体望诊法
一、望神诊法
(一)有神
(二)少神
(三)失神
(四)假神
(五)神志错乱
二、望色诊法
(一)望色的注意事项
(二)望色十法
(三)望五色善恶顺逆法
(四)病色
三、形态望诊
(一)形体望诊
(二)姿态望诊
第3讲 局部望诊法
一、头部望诊
(一)头形望诊
(二)头态望诊
(三)囟门望诊
(四)头发望诊
二、面部望诊
(一)面部望色脏腑定位法
(二)面色望诊
(三)面形望诊
(四)面态望诊
(五)面容望诊
三、五官望诊法
(一)望目诊法
(二)耳部望诊
(三)望鼻诊法
(四)口唇望诊
(五)牙齿望诊
(六)齿龈望诊
(七)咽喉望诊
四、躯体望诊法
(一)颈项望诊
(二)胸胁望诊
(三)腹部望诊
(四)腰背望诊
五、四肢望诊
(一)四肢外形望诊
(二)四肢动态望诊
六、皮肤及望诊
(一)色泽望诊
(二)皮损形态望诊
(三)皮肤病形望诊
七、二阴望诊
(一)前阴望诊
(二)后阴望诊
第4讲 望舌诊法
一、舌质望诊
(一)舌神望诊
(二)舌色望诊
(三)舌形望诊
(四)舌态望诊
二、舌苔望诊
(一)苔色望诊
(二)苔质望诊
三、舌下脉络望诊
四、舌质舌苔结合望诊
第5讲 排出物望诊法
一、出血诊法
二、泪、涕、涎、睡、呕吐物望诊
三、望痰诊法
第6讲 闻诊
一、听声音诊法
(一)发声闻诊法
(二)语言闻诊法
(三)呼吸异常闻诊法
(四)太息、呵欠、喷嚏、鼾声闻诊法
(五)呕吐、呃逆、嗳气、肠鸣闻诊法
二、嗅气味诊法
(一)嗅体气
(二)嗅口气
(三)嗅排泄物气味
(四)嗅病室气味
第7讲 问诊的内容及注意事项
一、问诊法的内容
(一)一般项目的问诊法
(二)主诉问诊法
(三)现病史问诊法
(四)既往病史的问诊法
(五)个人史的问诊法
(六)家族病史问诊法
二、问诊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问诊的方法
(二)问诊方法的注意事项
第8讲 恶寒发热问诊法
一、恶寒发热问诊法
二、寒热往来问诊法
三、但热不寒问诊法
(一)壮热
……
第9讲 疼痛、出汗诊法
第10讲 头面五官诊法
第11讲 躯干四肢问诊法
第12讲 包含口味问诊法
第13讲 二阴、二便问依法
第14讲 妇女、小儿问诊法
第15讲 诊脉的原理、方法
第16讲 脉象的要素及正常脉象
第17讲 常见病理脉象
第18讲 相兼脉、妇女脉、小儿脉诊法及脉症关系
第19讲 按诊法
第20讲 其他诊法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