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哲学哲学理论中论中规律与中规则

中论中规律与中规则

中论中规律与中规则

定 价:¥31.00

作 者: 聂暾 著
出版社: 江西人民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哲学理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210043256 出版时间: 2009-11-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282 字数:  

内容简介

  如果说哥白尼揭示了“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这是探索宇宙奥秘的一次伟大发现,那么,《“中”论》全新而系统地论述了“中规律”是客观事物的一个普遍规律,是现代哲学发展的一次新跨越!西方和东方传统哲学只认识了事物的对立两极.而忽视了对立两极之间的“中介”;只认识了平面“四维”(东、南、西、北),而忽视了平面“四维”内间的“中”;只认识了立体“六维”(上、下、东、南、西、北),而忽视了立体“六维”内间的“中”。《"中"论:中规律与中规则》论述的“中规律”是客观事物运动变化的一个普遍规律,论述了事物体系内间“中”的内涵、地位、作用、特征、关联,论述了与“中”相关联的一系列哲学范畴,论述了事物运动变化的“五大规律”,论述了由“中规律”引申的“中规则”在社会、经济、文化、人生、行为、方法等方面合乎真理和价值尺度的实践规则。

作者简介

  聂暾,原名聂论昊,1948年2月9日出生,江西都昌人,1966年“老三届”毕业生,江西都昌环保局原工会主席;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会员、江西省哲学学会会员。潜心干哲学原理和中西哲学比较的研究。1998年完成了哲学专著《两极论与中介论》(2001年修订再版),现在又原创完成了本部哲学专著;同时,发表了《谈谈广义对立统一学说》、《广义实践论》、《正中反论》、《沦真理、实践和价值的统》等颇为前沿的哲学论文,被誉为“哲学王国的拓荒者”、被称为“鄱阳湖畔民间哲学家”。

图书目录

引论:溯“中”
 一“中国”与“中”——源自“天下土中”的民族原始信念,
 二《尚书》与“中”——“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三《易经》与“中”——“居中位者则吉祥”
 四儒家与“中”——“极高明而道中庸”
 五道家与“中”——“中气”、“守中”、“环中”的中道观
 六佛教与“中”——“中空”的中道观
 七法家与“中”——“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观
 八“中医”与“中”——“执中致和”的治疗原则
 九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与“中”——“伦理德性”的中道观
 十黑格尔和马、恩、列的哲学思想与“中”——辩证“中介”观
第一章 “中规律”立论
 一“叩开众妙之门”——“中”含规律
 二“太阳与八大行星”——“中”主万物
 三“地核旋转为何如此之快?”——“中”推万物
 四“天象圆圆,天圆环中”——“中”规万圆
 五“得其环中,以应无穷”——“中”驭万变
 六“抱神以静,形将自正”——“中”导精神
 七“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中”贯天人
第二章 “中规律”辨析
 一“左、中、右”——两极与“中”
  “中”分两极度点为“中”合理为“中”恰好为“中”标准为“中”环节为“中”到位为“中”适时为“中”
 二“东、南、西、北、中”——四维与“中”,
  “中”分四方“中”连经纬“中”规四时“中”主圈层“中”推圈动
 三“上、下、东、南、西、北、中”——六合与“中”
  星球“中核”天系“中星”宇宙“中点”体系“中心”人体“中枢”社会“中央”网络“中枢”虚怀“中空”
第三章 “中规律”范畴,
 一“阴阳虽交,不得中不和”——“中”的系列范畴
  中和中政中衡中真中度中时/中介
 二“正物质、零物质、反物质”——“两极与中”的系列范畴
  “正、中、反”“左、中、右”“阴、中、阳”“泰、中、否”“原因、过程、结果”“个性、类性、共性”“内容、形式、结构”“根据、可能、现实”“现象、本质、规律”“偶然、必然、自由”
 三“鸡蛋的内层结构”——六合内在“中”的系列范畴
  中核中心中恒中枢环中
第四章 “中规律”总律
 一“物质的酸性、中性、碱性”——正中反对立统一律
 二“水的固态、液态、气态”——量度质转化互变律
 三“同分异构体”与“基因工程”——素序质转化多变律
 四“波浪式前进”与“螺旋式上升”——三段发展波动律
 五“行星绕恒星而环动”——圈层依中环动律
第五章 “中规律”要识
 一“中”立而道生
  “中”的连接与分界作用“中”的转折与临界作用“中”的转化作用“中”的放大作用“中”的基准作用“中”的推动作用“中”的吸引与辐射作用“中”的统合与调衡作用
 二“中”性而融合
  “中”的中立性与单一性“中”的主导性与支配性“中”的融合性与分化性“中”的过渡性与贯通性“中”的似是而非性“中”的系统性与深层性“中”的恒定性与恒静性
第六章 社会“中规则”
 一 规律——客观事物的“中”/
 二 规则——社会运转的“中”
 三 合理——社会根本的“中”
 四 合法——社会治理的“中”
 五 合德——社会教养的“中”
 六 公平——社会民生的“中”
 七 公正——社会正义的“中”
 八 公开——社会民主的“中”
 九 大同——社会公有的“中”
 十 大和——社会关系的“中”
第七章 经济“中规则”
 一 总量平衡而近“中”,
 二 快优好统一而贯“中”
 三 可持续发展而恒“中”
第八章 文化“中规则”
 一 文以载道而明“中”
 二 文质融合而归“中”
 三 多元文化而合“中”
第九章 人生“中规则”
 一 信仰——人生精神的“中”,
 二 志向——人生规划的“中”
 三 价值——人生有为的“中”
 四 信心——人生事业的“中”
 五 真知——人生认知的“中”
 六 和谐——人生关系的“中”
 七 爱心——人生情感的“中”
 八 和适——人生性格的“中”
 九 顺序——人生习惯的“中”
 十 平心——人生心态的“中”
第十章 行为“中规则”
 一“自卑、自信、自负”——自信为“中”
 二“怯懦、勇敢、鲁莽”——勇敢为“中”
 三“骄傲、谦虚、虚伪”——谦虚为“中”
 四“寡断、果断、武断”——果断为“中” 
 五“轻率、谨慎、拘谨”——谨慎为“中”
 六“拘泥、灵活、随意”——灵活为“中”
 七“自卑、自尊、自大”——自尊为“中”
……
第十一章 方法“中规则”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