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志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辩证难物主义和历史难物主义的观点,坚持实事求是地记述公道镇的历史和现状。二、本志记述断限:上限因事溯源、下限止于l998年。志中所称“现”或“今”均指下限。三、本志首设概述,大事记。专志按事物性质分章、节、目、子目4个层次。志末设附录、编后记。四、本志体裁以志为主,述、记、传、图、表、录并用,必要时加注或附,均使用规范的语体文。五、历史纪年,以朝代纪年括注公元纪年,新中国成立后均采用公元纪年。六、本志中政区名称、官衔职称均用当时名称,历史地名以当时名称为准,必要时加注今名,志中称“境内”或“镇境"均指今公道境内。七、本志××年代特指20世纪××年代。八、本志收录人物:传略以“生不立传"为原则,收录有较大影响的已故人物,且以本籍人物为主,兼顾在本地活动的客籍人物。人物表则收录革命烈士、先进人物和本籍在外地的乡(局、营)级以上干部、工程师、科研人员。九、本志所载数据、计量单位,大都以统计部门统计数据为准,各类表中“√"表示无;“…”表示缺。计量单位以国家法定的计量单位为准。十、本志所载币值,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以当时流通的货币名称及其币值,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则使用现行人民币及其币值。十一、本志资料源于历史文献、档案、报刊及有关人士回忆。引用时均经考证核实,一般不注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