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在中国,为“四君子”之首,既称君子,则说明所重在其品格,而花草树木本无知无情,其品格究其根本,仍然是来自于人的精神之寄托。按心理学家的说法,是梅的品格与精神实为人的品格与精神的投射,是人赋予其品格与精神。因此寻梅之“寻”,寻觅的当是梅的品格与精神。这种品格与精神,在中华文化中又是由“意象”来体现的,从“盐梅和羹”的梅果意象到“折梅寄情”的梅花意象,再到把整个梅树、梅花视为一完整的君子人格的梅魂意象,梅的形象完成了从实用性的调味与医药到精神性的赋予理想、寄托人格的转变。所谓寻梅的历程,既是中华思想、中华文艺对梅的意象进行建构,对其精神意义进行发掘的历程,也是中国古代仁人在梅身上实现人格建构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