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心理理论与同伴交往问题研究概览和评析/1
第一节 相关概念解析/1
第二节 心理理论研究的基本范式和理论阐释/3
一、心理理论研究的基本范式/3
二、心理理论发展的理论解释/6
第三节 国内外有关早期“心理理论”与
社会交往经验关系的研究现状/11
一、儿童早期在家庭中的社会交往经验与心理理论发展/13
二、儿童与同伴之间的社会交往经验与心理理论发展/37
三、国内对心理理论、同伴交往及二者之间关系的研究/54
第四节 以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57
一、在研究数量上尚显不足/57
二、在研究内容上,需要进一步拓宽研究范畴/57
三、在研究深度上,缺乏对因果机制的深入探讨/57
四、在研究方法上,缺乏动态的跟踪和
具有一定生态化意义上的研究/58
第五节 本书的基本框架/59
一、研究目的及创新之处/59
二、本研究方法学的思考/60
第二章 一个不争的事实:心理理论与同伴交往之间关系密切/64
第一节 心理理论能力强的儿童是否也拥有较高的交往能力和好人缘——儿童心理理论与同伴交往能力、同伴接纳之间关系的静态研究/64
一、问题提出/64
二、研究方法/65
三、研究结果/70
四、讨论分析/81
五、研究结论/84
第二节 善于察言观色的儿童在同伴中是否也是个交际能手——自由游戏活动中的同伴交往与心理理论之间关系的动态研究/85
一、研究方法/85
二、研究结果/89
三、讨论分析/103
四、研究结论/108
第三章 心理理论的发展对儿童同伴交往的影响/109
第一节 训练可以提高儿童的心理理解能力吗
——心理理论的训练/110
一、问题提出/110
二、研究方法/113
三、研究结果/121
四、分析讨论/124
五、研究结论/127
第二节 心理理论水平提高的儿童是否也改善了同伴交往——心理理论对儿童同伴交往影响的研究/128
一、研究方法/128
二、研究结果/129
三、讨论分析/140
四、研究结论/144
第四章 同伴交往类型对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作用:基于实验和实践的研究/145
第一节 不同类型的同伴“交往”对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影响:来自实验情境的证据/145
一、问题提出/145
二、研究方法/146
三、研究结果/153
四、分析讨论/157
五、研究结论/159
第二节 同龄交往和混龄交往对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影响:来自实践调查的事实/159
一、问题提出/160
二、研究方法/161
三、研究结果/163
四、分析讨论/166
五、研究结论/170
第三节 同伴交往如何促进了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170
一、提供反例,促进儿童理论和证据的协调/170
二、同伴讨论机制中的反馈,促进了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171
三、观察学习和模仿,促进了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175
四、同伴之间的合作,是促进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重要因素/176
五、同伴在场的情感支持,促进了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178
六、充分的交往时间,促进了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178
第四节 综合讨论/179
一、本研究需要明确的几个问题/179
二、儿童心理理论与同伴交往之间的关系/182
三、心理理论对儿童同伴交往影响的因果方向/184
四、同伴交往对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影响/187
第五章 儿童是个交往心理学家——解读日常同伴交往中的心理理论/192
第一节 同伴冲突中的心理理论/193
一、同伴冲突及其价值/193
二、解读与分析:同伴冲突中的心理理论/195
第二节 同伴协商中的心理理论/203
一、同伴协商及其意义/203
二、解读与分析:同伴协商中的心理理论/204
第三节 其他同伴交往情境中的心理理论/211
一、儿童对想法(心理世界)和事物(物理世界)的认识/212
二、儿童对外表和真实区别的理解/212
三、儿童对他人情绪的感知/213
四、可爱的欺骗术——儿童对错误信念的理解/215
五、有趣的策略——儿童对同伴意图的感知和预测/217
六、儿童对策略运用和意图的驾驭——关系中的心理理论/218
七、作童对知识的认识——理解“看见”和“知道”之间的关系/220
八、儿童对开玩笑的理解——幽默感的展现/221
九、儿童对假装的理解——开展装扮游戏/223
十、心理理论的视角下同伴之间的教的行为/224
第四节 启示与结论:教师应该成为解读儿童的心理学家/227
一、儿童是个小小的交往心理学家/227
二、教师应该成为解读儿童的心理学家/229
第六章 一个不容忽视的教育现实:儿童心理理论和同伴交往关注的缺失
第七章 基于儿童心理理论和同伴交往发展的教育实践探索与思索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