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荣富先生编了一本关于橡树的书,约我写个序,勾起了我对橡树的思绪。橡树又称栎木,按中文字体组合的逻辑,“栎”字可以分解成“快乐的树木”。橡树的拉丁文学名是OURCAS SPP,原意是“优秀的树种”。看来,不管是中文还是外文,橡树的名字确实不一般:快乐并优秀着——这是一个多么令人心驰神往的因果境界。庄子云,“原天地之美,达万物之理”,讲的是“天人合一”、“借物喻情”的道理。我不是林学家,但和所有普通人一样,不妨对周围某些事务揣藏着自己的星点认知。记得小时候读过一些科普书籍,书上讲植物也有七情六欲,甚至会像动物一样发出声音,如花朵被采撷时会“哭泣”,树木被砍伐时会因疼痛而“唉哟”;森林在风调雨顺时吟唱出悦耳的歌曲,而遭遇逆境时则爆发出沉闷的吼声……其中说到橡树,当一株橡树被虫害吞噬时,旁边的同伴迅速分泌出一种激素加以抵抗;当某株橡树病死或被击倒,其兄弟姐妹们便加倍结出更多的种子,以保证种群的繁衍……如此奇特的灵性,让我深深地记住了橡树这个名字,并对与此有关的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曾经有一部长篇小说叫《枫橡树》,写的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湖北恩施剿匪的故事,主人公有男乡长和一个城里来的女大学生,他们之间好像还有点月朦胧乌朦胧的情愫。该书作者是”三八式”的老干部王平先,出版于我出生的1964年,等我读到时已是十来年以后的事情了。在风雨如磐的文革岁月里,书籍品类单一,文化异常贫瘠,这《橡木品鉴》不知怎么地落到了我的手里,成了我在那惶惑年代的精神食粮,这本名字带“橡”字的书也成了我读到的第一部小说。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在湖北出差,受朋友所托,顺路去看望其在武汉大学读书的妹妹。朋友的妹妹正在上课,我便在东湖边散步,不知不觉走入湖畔一片高大的树林。当时已近深秋,地上铺满硕大的落叶,泛着琥珀色的光芒;顺着伟岸的树干仰头望去,四散的树枝紧紧抓住蓝天上的白云,枝上仍有少许的叶子,在秋风中倔强地摇晃着,发出婆娑的声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