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历史民族史志互补与和谐:白族母性文化的道德教育功能研究

互补与和谐:白族母性文化的道德教育功能研究

互补与和谐:白族母性文化的道德教育功能研究

定 价:¥29.00

作 者: 何志魁 著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西南民族文化与教育研究丛书
标 签: 民族史志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63393442 出版时间: 2009-12-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218 字数:  

内容简介

  一个严重的社会现象迫使我们必须面对,即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例严重失调。该问题已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形成威胁,其危害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据统计,我国汉族农村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为122.85:100,高于全国119.58:100的平均水平;少数民族的白族地区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为107.24:100。比较而言,白族地区的出生人口性别比例明显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更低于汉族农村水平。白族地区和汉族农村之间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巨大差异,究其原因,与不同民族的性别文化观念和价值取向密切相关。而此种“观念”和“取向”又通过教育的方式直接影响人们的生育及其他社会行为,最终导致性别比的偏差和相关伦理道德价值观的错位。于是,我们不禁要追问,这一结果是否与人们的“重男轻女”观念有关?白族地区是否存在与汉族地区不一样的文化力量——母性文化?母性文化是否对父性文化起着一种补充和调节的作用,从而形成白族伦理道德的二元结构?白族母性文化为何能长期存在?其道德教育功能的发挥对于汉族农村走出“重男轻女”的价值误区,解决由出生人口性别比例失调带来的社会不和谐现象具有何种参考价值?为解答以上问题,笔者开始了本书的研究和撰写工作。

作者简介

  何志魁,男,白族,1972年生,副教授,教育学博士,毕业于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现为大理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基本理论,民族教育与心理。先后主持《独龙族教育现状》、《后进民族教育的跨越式发展研究》,《文化变迁过程中怒江傈僳族双语教育态度与文化认同研究》、《教育科学研究原创性的障碍研究》和《校本课程开发与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研究》等省部级厅级课题6项。先后在《教育学报》,《青海社会科学》,《中国发展》等刊物上发表《人的早产与教育起源》,《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存的理论依据》,《白族性别文化与农村伦理道德建设》等学术论文18篇。曾参加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举办的“全球化背景下的多元文化教育国际论坛“,”多元对话,和谐构建为主题的全国(教育类)博士生论坛曾获云南省教育厅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大理学院“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等称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
一、问题缘起
二、研究思路与步骤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综述
五、逻辑框架
第二章 道德教育的母性视角
一、道德教育的概念
二、从母性文化视角审视道德教育
第三章 田野考察:莲池会
一、莲池会的由来
二、莲池会的活动
三、莲池会经文
四、莲池会的道德教育功能考察
第四章 白族道德教育的二元伦理结构
一、结构一功能主义与社会性别建构理论
二、父性伦理与家族宗法意识
三、白族道德教育中的二元伦理结构
第五章 莲池会与白族母性文化
一、白族文化的母性主题
二、莲池会对白族母性文化的传承
第六章 白族母性文化道德教育功能的理性思考
一、白族母性文化道德教育功能与西方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学的对接
二、白族母性文化道德教育功能的理性批判
第七章 民间妇女组织与性别和谐
一、性别和谐的全球现状
二、中国农村家族文化复兴与男女平等
三、妇女组织与社会性别和谐
四、白族民间妇女信仰组织“莲池会”的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莲池会考察线路图
附录二:莲池会田野考察提纲和问卷
附录三:莲池会相关活动图片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