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援助是二战后国际关系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援助规模呈不断扩大趋势。或者作为援助者,或者作为受援者,或者兼事援助与受援,几乎所有的主权国家和重要的国际组织均涉及国际援助。作为经济治国方略的一种形式和实现国家对外目标的重要手段,对外援助模糊了“高政治”和“低政治”的分界线,进入了国际关系学界的视野,成为国际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题域。援助的动机和实质问题是对外援助的国际关系理论讨论的一个核心问题。围绕这个问题,形成了两种相互竞争的解释模式,即“援助国利益”模式和“受援国需求”模式。但两者有一个共同的假定,即由于总体权力的差距,在援助问题领域,援助国居于主导地位,而受援国居于被动地位。但是这种观点常常与对外援助的内在逻辑和援助的实践相抵触。就援助中的利益关系而言,援助毕竟不同于武力侵犯和征服,而是以资源的让与性转移为特征,援助行为不可能在援助国单方受益的情况下发生;就权力关系而言,在具体的援助问题上,受援国往往拥有与其总体实力不成比例的优势。因此,应当有新的理论视角来解释援助一受援关系,这种理论应当能够说明援助一受援关系在利益上的互惠性,以及在援助问题领域权力结构的大致对等性。社会交换论就具备这样的理论优势。本项研究引入社会交换论作为立论依据,提出了研究假设:援助一受援关系是一种互惠互利的交换关系,受援国在援助问题领域拥有一定的可供讨价还价的权力资源。进而,我们分别把“互惠”和受援国“问题领域权力”两个关键变量做了操作化处理。我们对互惠关系做了由强到弱的区分,把援助国的利益区分为战略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人道援助等几个连续而又相互分离的变量。关于权力,本书发展出由自然性权力、制度性权力和派生性权力构成的、对具体问题领域权力结构的一种分析框架,并以此对受援国在援助问题领域的权力进行了操作化。在最后三章,我们以此作为理论框架,观察和分析美国、日本和中国等几个大国的对外援助。在结语中,本书对理论假设及其分析框架和解释模式做出总结评估,提出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并就对外援助之于中国的意义作粗略的评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