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道路交通运行特性
1.1 道路交通系统基本组成特性
1.1.1 驾驶员交通特性
1.1.2 车辆交通特性
1.1.3 道路交通特性
1.1.4 交通工程设施
1.2 交通流特性
1.2.1 连续流与间断流
1.2.2 连续流特性
1.2.3 间断流特性
1.3 时空图与累计图
1.3.1 时空图
1.3.2 累计图
1.3.3 时空图与累计图的关系
第二章 交通调查与分析
2.1 调查抽样
2.1.1 抽样的相关概念
2.1.2 抽样方法
2.1.3 抽样精度
2.1.4 样本容量
2.2 交通量调查与分析
2.2.1 交通量调查目的
2.2.2 交通量调查分类
2.2.3 交通量调查的方法
2.2.4 交通调查实施
2.3 速度调查与分析
2.3.1 地点车速调查
2.3.2 行驶车速和区间车速调查
2.3.3 速度调查数据处理分析
2.4 交通密度调查与分析
2.4.1 出入量法
2.4.2 摄影法
2.4.3 道路占有率的检测和调查
2.5 延误调查与分析
2.5.1 路段行车延误调查
2.5.2 交叉口延误调查
2.6 通行能力调查与分析
2.6.1 路段车头时距调查
2.6.2 信号交叉口穿越空档调查
2.6.3 信号灯交叉口的饱和流率测定
2.7 OD调查与分析
2.7.1 OD调查的组织和实施
2.7.2 OD调查的主要方法
2.7.3 OD调查精度检验
2.7.4 OD调查资料的整理和分析
第三章 交通系统分析基础
3.1 线性规划
3.1.1 线性规划及其数学模型
3.1.2 单纯形法
3.1.3 表上作业法
3.1.4 匈牙利法
3.2 非线性规划
3.2.1 非线性规划及其数学模型
3.2.2 最速下降法
3.2.3 牛顿法
3.2.4 共轭梯度法
3.3 动态规划
3.3.1 动态规划的基本思想
3.3.2 离散型动态规划
3.3.3 连续型动态规划
3.4 搜索法
3.4.1 穷举搜索法
3.4.2 局部搜索法
3.4.3 爬山法
3.4.4 现代搜索法
第四章 交通流理论
4.1 交通流参数的统计分布
4.1.1 连续型分布
4.1.2 离散型分布
4.1.3 交通流统计分布的应用
4.2 随机服务系统理论
4.2.1 排队系统特性分析
4.2.2 单通道服务系统
4.2.3 多通道服务系统
4.2.4 排队论的应用
4.3 跟驰理论
4.3.1 车辆跟驰特性分析
4.3.2 线性跟驰模型
4.3.3 非线性跟驰模型
4.3.4 跟驰模型的一般形式
4.3.5 跟驰理论的应用
4.4 交通波理论
4.4.1 交通波分析
4.4.2 车流连续方程
4.4.3 停车波与起动波
4.4.4 交通波理论的应用
4.5 宏观交通流理论
4.5.1 城市交通流特性
4.5.2 城市交通网络模型
4.5.3 二流理论
4.5.4 宏观交通流理论的应用
第五章 道路通行能力分析
5.1 通行能力与服务水平
5.1.1 通行能力
5.1.2 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5.1.3 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的影响因素
5.1.4 道路通行能力分析的应用
5.2 双车道公路路段通行能力分析
5.2.1 引言
5.2.2 方法
5.2.3 算例
5.3 多车道公路路段通行能力分析
5.3.1 引言
5.3.2 方法
5.3.3 算例
5.4 高速公路基本路段通行能力分析
5.4.1 引言
5.4.2 方法
5.4.3 算例
5.5 高速公路交织区通行能力分析
5.5.1 引言
5.5.2 方法
5.5.3 算例
5.6 匝道及匝道连接点通行能力分析
5.6.1 引言
5.6.2 方法
5.6.3 算例
5.7 城市道路路段通行能力分析
5.7.1 引言
5.7.2 方法
5.7.3 算例
5.8 平面交叉口通行能力分析
5.8.1 引言
5.8.2 方法
5.8.3 算例
第六章 交通网络系统优化
6.1 网络数学表达
6.1.1 图与网络的概念
6.1.2 交通网络表示方法
6.2 网络最短路分析
6.2.1 从始点到终点的最短路问题
6.2.2 任意点之间的最短路问题
6.3 网络最大流分析
6.3.1 普通最大流分析
6.3.2 最小费用最大流分析
6.4 网络分配模型
6.4.1 平衡交通分配模型
6.4.2 非平衡交通分配模型
6.5 交通网络结构优化
6.5.1 网络结构优化模型
6.5.2 双层规划模型求解算法
6.6 公交网络结构优化
6.6.1 公交网络广义路径分析
6.6.2 公交网络结构优化模型
第七章 交通运行管理
7.1 交通运行管理的目的、原则、方法与技术
7.1.1 交通运行管理的目的
7.1.2 交通运行管理的原则与方法
7.1.3 TM、TSM与TDM技术
7.2 平面交叉口交通管理
7.2.1 平面交叉口交通管理原则
7.2.2 平面交叉口交通控制
7.2.3 平面交叉口交通组织优化
7.2.4 特殊平面交叉口交通管理
7.3 路段交通运行管理
7.3.1 车速管理
7.3.2 行车道管理
7.3.3 车辆掉头组织
7.3.4 路内停车管理
7.4 区域交通运行管理
7.4.1 区域交通运行组织
7.4.2 交叉口流向禁限管理
7.4.3 区域车种禁限管理
7.5 优先通行管理
7.5.1 优先通行管理内容
7.5.2 公交优先通行管理
7.5.3 自行车优先通行管理
7.5.4 特殊车辆优先通行管理
7.6 交通事件管理
7.6.1 交通事件管理内容
7.6.2 计划性交通事件管理
7.6.3 突发性交通事件管理
第八章 道路交通控制
8.1 道路交通信号控制基础
8.1.1 交通信号控制的设置依据
8.1.2 信号相位
8.1.3 交通信号控制参数
8.1.4 交通信号控制方式的类别
8.2 单点信号控制
8.2.1 单交叉口信号控制方式分类
8.2.2 定时信号控制方案设计
8.2.3 感应控制方式
8.3 干道信号协调控制
8.3.1 干道信号协调控制的基础知识
8.3.2 干道信号协调控制的配时设计
8.3.3 干道信号协调控制相位差基本计算方法
8.3.4 影响干道信号协调控制效果的因素
8.4 区域信号协调控制
8.4.1 区域信号控制概念及分类
8.4.2 定时式脱机操作系统
8.4.3 感应式联机操作系统
8.5 高速公路交通控制
8.5.1 高速公路交通控制策略
8.5.2 高速公路匝道控制
8.5.3 高速公路主线控制
8.5.4 高速公路通道系统控制
8.5.5 高速公路监控系统
第九章 交通运行仿真基础
9.1 交通运行仿真简介
9.1.1 交通运行仿真的作用与优点
9.1.2 交通运行仿真特点
9.1.3 微观仿真与宏观仿真
9.1.4 交通运行仿真步骤
9.1.5 交通仿真系统的应用
9.2 交通运行仿真常用模型
9.2.1 道路设施模型
9.2.2 交通生成模型
9.2.3 车辆跟驰模型
9.2.4 换车道模型
9.2.5 事件反应模型
9.3 交通仿真软件简介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