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是对人类生命财产安全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我国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受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板块的挤压,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震灾严重。自20世纪以来,我国因地震死亡约59万人,为全球震灾死亡人数之首,约合同期世界地震死亡人数的一半。新中国成立以来,因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占各种自然灾害死亡人数的54%,最大的灾难就是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和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经济越发展、城市化建设水平越高,人口、财富在有限空间就更加高度集中,致使维系城市正常运转的基础设施、生命线工程、建筑物等日益庞大和复杂,导致危险增加和危险管理复杂化。一旦较大地震发生,无疑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甚至造成毁灭性的灾难。目前地震预报仍是世界性科学难题,要把地震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就必须提高全民的防震减灾意识和能力,形成全社会共同防御地震灾害的局面。第七任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有这样一句名言:“灾前预防,不仅比灾后救援更人道,而且更经济。”大量国内外的地震事件表明,为社会公众提供公共安全教育,是减轻地震灾害影响的最重要和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因此,对目前安全教育相对缺乏的我国民众而言,一项最迫切的防震减灾工作任务,就是加强公共安全教育,让公众面对灾难时,不再盲目无知,也不再惊惶失措,最大程度保障民众在地震灾害来临时的生命安全。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以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防震减灾工作方针,坚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经常持久、科学求实”的宣传原则,积极、主动、科学、有效地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我们编写了《防震减灾实用知识手册》,以帮助民众掌握防震、避震、自救、互救的知识和技能,提高民众的心理承受能力,增强全民防震减灾意识,努力使地震造成的灾害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