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兽医学历史悠久,从有关考古资料来看,中国开始家畜的饲养,应在距今1万年前后。从夏代(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6世纪)开始,我国兽医知识已有了初步发展,在殷商(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1世纪)时甲骨文中便有“贞多马亚”等记载,其中“亚”读为“恶”,即马有疫病的卜辞。在《周易》“蒙之第四”,就提出了“小畜:天地配享,六位光明。阴阳顺序,以成和平。”在“寓理于占”就提出了“七为少阳,八为少阴”,这为六经辨证提出了部分命名依据。由此可知,中医、中兽医的理论基础同源异流,一脉相承,均源于《周易》。按照人为重,畜为轻的道理推算,中兽医学应该晚于中医学,从现存的有关资料方面,也说明了这一观点。中医书籍浩繁,汗牛充栋,内容之广,种类之多,充分显示中医药伟大宝库内容之丰富。相对中兽医书籍就少得多了,有的古兽医书籍也没保存下来。为了传承中兽医技术,笔者在全面系统的总结中兽医学的理、法、方、药、针灸及动物病证防治技术的同时,还对少数民族传统兽医学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精选了中兽医名著的主要内容。《中兽医学暨名著精选》共分三卷。上卷是中兽医学的基本知识,分总论、基础理论、辨证论治基础、方剂845个、针灸、畜禽阉割术、病证防治。中卷是少数民族传统兽医学,有佤、羌、袷固、东乡、景颇、布依兽医学,共6个少数民族的中兽医学知识。下卷是名著精选,有司牧安骥集、纂图类方马经等10部名著精选,内容非常广泛,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