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知识者的文学叙事(1)
导言被“遗忘”的“浪漫”(3)
第一章 寻找幸福:从文学母题看两岸知识者的精神联系(28)
第一节 悲情与叛逆:两岸现代文学的基本情绪(31)
第二节 幸福的诱惑:“出走”母题(47)
第三节 失败的反叛:“围城”母题(59)
第四节 时代的游魂:“放逐”母题(67)
第五节 在悲剧和喜剧之间的“大团圆”(74)
第二章 另类“现代性”:日据时代小说透视(79)
第一节 从剑到笔:对抗同化的不同方式(82)
第二节 从中文到日文:高压下的文学策略(90)
第三节 “脱殖民”的写作尝试(110)
第三章 战后“双城记”(120)
第一节 光复初期上海与台北的文化政治(121)
第二节 “两个中国的命运”(127)
第三节 台北与上海“文化论述”的相关性(133)
第四节 战后台湾文学的文化想象(143)
第四章 现代消费社会的另类叙事(167)
第一节 坤树仔的尴尬(170)
第二节 青番公的想象(176)
第三节 猴子的绝望(179)
第五章 新生代的文学救赎(188)
第一节 从怀疑到游戏(189)
第二节 表现现代人困境的文学(239)
第三节 作为救赎之道的小说艺术(246)
第二编 知识者的理论想象(289)
导论 新遗民情结与美学的拯救意义(291)
第一章 理论想象的历程(298)
第一节 “语言”的精神空间(298)
第二节 “旧范式”:政治文化的隐喻(303)
第三节 “新范式”:理论想象的构建历程(308)
第四节 新旧范式之间的理论差异(318)
第二章 凸显存在:语言美学之方法论(328)
第一节 多元时代的对话(328)
第二节 语言·思想·实在(333)
第三节 语言哲学与人本主义(347)
第三章 呈现灵魂:语言美学的本体论(358)
第一节 本体的意义(358)
第二节 假象原理的内在逻辑:本体论的科学论证(364)
第三节 语言迷恋?——语言美学批判(373)
第四章 理论想象之语境分析(384)
第一节 “语言美学”与台湾之政治、哲学(385)
第二节 台湾当代文论与台湾之经济变迁(389)
第三节 “社会写实文学”提出的背景及双重意义(392)
附录
陈映真谈台湾“后现代”问题(408)
主要参考文献(421)
一台湾文学与文论资料(421)
二背景材料(426)
三理论参考书(427)
后记(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