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文化中国文化大爱精神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

大爱精神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

大爱精神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

定 价:¥32.00

作 者: 王少安,周玉清 著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中国文化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010088068 出版时间: 2009-12-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219 字数:  

内容简介

  从此书的逻辑结构上看,作者的安排可以说是独具匠心的。书的前4章和后6章实际上是上篇和下篇两个部分。全书不仅凸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这个中心命题,而且赋予它丰富而生动的实践内容。作者在坚持严谨的基础上敢于提出新的概念,而且善于进行新的理论阐述。这是难能可贵的。正因为如此,使人读起来有耳目一新的感觉。本书前4章从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大爱精神的关系入手,合乎逻辑地建立起“社会主义大爱精神”的概念;又从分析社会主义大爱精神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关系入手,确立起了“社会主义大爱和谐文化”的概念,并使之成为贯穿于后6章的核心概念。其中的第二章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爱人精神”及和谐精神的研究和梳理,不仅彰显了中华民族和谐文化精神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也为“社会主义大爱和谐文化建设”的理论阐述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这是令人称道的。即便是理论界已经研究较多的和谐理论,本书在论述这个理论时也有新意,比如,提出并阐述了“辩证的和谐观”,探讨“社会和谐”与“和谐社会”的联系与区别,分析“和谐精神”的不同性质和不同作用,研究和谐文化的层次性等等。应该说这些都是本书的亮点。本书的后6章,作者在“大爱和谐文化”次级概念的层次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社会主义大爱精神为导向,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所作的较为深入的研究,是很有科研含量的。因为这涉及到拓展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广度的研究,值得一读。

作者简介

  王少安,1954年9月生于湖北郧西,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毕业。现仟河南理工大学党委书记、教授,中共十七大代表。长期从事教学工作,获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各1项。近几年来,从事大学文化和高等教育区域发展战略研究,主持完成教育部、河南省社科规划课题十余项,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6篇,出版专著和规划教材6部,获省部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和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周玉清,1951年8月生于河南确山,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毕业。现任河南理工大学屿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教授,河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河南省高校研究生教学理事会理事。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教学、研究工作。主持完成教育部、河南省社科规划课题十余项,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8篇,出版专著和规划教材7部,获省部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科研奖励多项和河南省优秀教师称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社会主义大爱精神概述
第一节 大爱精神的哲学解读
一、大爱精神的一般本质
二、大爱精神的辩证发展性质
三、大爱精神辩证发展的源泉、动力和规律
第二节 社会主义大爱及大爱精神的内涵与特征
一、社会主义”大爱”的一般涵义和特征
二、社会主义大爱精神的主要特征
第三节 社会主义大爱精神的理论根本与现实依据
一、社会主义大爱精神的理论根本
二、社会主义大爱精神的现实依据
第二章 中华民族大爱精神传统
第一节 中华民族“爱人”精神的萌发与孕育
一、中华民族“爱人“精神的萌发
二、中华民族“爱人”精神的孕育
三、中华民族人道理论的奠基
第二节 中华传统执政文化中的“重民”精神
一、天命冲学时期执政文化中的”以德配天”思想
二、中华传统执政“重民”精神的古代践行
三、中华传统执政“重民”精神的近代提升
第三节 中国传统民间风尚的慈善爱人精神
一、先公后私、舍己为人的道义精神
二、“爱人”精神与乐善好施
三、“爱人”精神与助人为乐
第四节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精神
一、传统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爱人”精神的集中表达
二、爱国主义精神与社会主义大爱精神的关系
第三章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和谐文化
第一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及特征
一、社会和谐与和谐社会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特征
第二节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内涵及特征
一、和谐文化的一般内涵
二、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基本内涵
三、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一、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历史渊源
二、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的“和谐”思想资源
三、马克思主义和谐文化思想的中国化及其发展
第四章 社会主义大爱和谐文化
第一节 社会主义大爱和谐文化的内涵及特:征
一、社会主义大爱和谐文化的内涵
二、社会主义大爱和谐文化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社会主义大爱和谐文化的地位和作用
一、大爱和谐文化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撑
二、建设大爱和谐文化是建设和谐文化的必由路径
三、建设大爱和谐文化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内在要求
第三节 建设社会主义大爱和谐文化
一、社会主义大爱和谐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二、社会主义大爱和谐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
三、社会主义大爱和谐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第五章 大爱和谐执政文化建设
第一节 大爱和谐精神与执政文化
一、执政文化的涵义及特征
二、和谐执政文化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三、大爱和谐执政文化的涵义及意义
第二节 大爱和谐执政文化建设的现状
一、大爱和谐执政文化建设的成就
二、大爱和谐执政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大爱和谐执政文化建设的目标、原则和途径
一、大爱和谐执政文化建设的目标
二、大爱和谐执政文化建设的原则
三、大爱和谐执政文化建设的途径
第六章 大爱和谐职业文化建设
第一节 大爱和谐职业文化的涵义与特征
一、大爱和谐职业文化的涵义
二、大爱和谐职业文化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大爱和谐职业文化建设的现状
一、大爱和谐职业文化建设的成就
二、大爱和谐职业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三节 大爱和谐职业文化建设的目标、原则和途径
一、大爱和谐职业文化建设的目标
二、大爱和谐职业文化建设的原则
三、大爱和谐职业文化建设的途径
第七章 大爱和谐婚姻家庭文化建设
第一节 大爱和谐婚姻家庭文化的涵义与特征
一、大爱和谐婚姻家庭文化的涵义
二、大爱和谐婚姻家庭文化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大爱和谐婚姻家庭文化建设的现状
一、大爱和谐婚姻家庭文化建设的成就
二、大爱和谐婚姻家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大爱和谐婚姻家庭文化建设的目标、原则和途径
一、大爱和谐婚姻家庭文化建设的目标
二、大爱和谐婚姻家庭文化建设的原则
三、大爱和谐婚姻家庭文化建设的途径
第八章 大爱和谐慈善文化建设
第一节 大爱和谐慈善文化的涵义与特征
一、慈善文化的涵义与特征
二、大爱和谐慈善文化的涵义
三、大爱和谐慈善文化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我国慈善文化的历史发展与现状
一、我国慈善文化的历史发展
二、我国慈善事业发展与慈善文化建设的现状
第三节 大爱和谐慈善文化建设的目标、原则和途径
一、大爱和谐慈善文化建设的目标
二、大爱和谐慈善文化建设的原则
三、大爱和谐慈善文化建设的途径
第九章 大爱和谐农村文化建设
第一节 大爱和谐农村文化的涵义与特征
一、大爱和谐农村文化的涵义
二、大爱和谐农村文化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大爱和谐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
一、大爱和谐农村文化建设的成就
二、大爱和谐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大爱和谐农村文化建设的目标、原则和途径
一、建设大爱和谐农村文化的目标
二、建设大爱和谐农村文化的原则
三、建设大爱和谐农村文化的途径
第十章 大爱和谐城市文化建设
第一节 大爱和谐城市文化的涵义和特征
一、大爱和谐城市文化的涵义
二、大爱和谐城市文化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大爱和谐城市文化建设的现状
一、大爱和谐城市文化建设的主要成就
二、大爱和谐城市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三节 大爱和谐城市文化建设的目标、原则和途径
一、大爱和谐城市文化建设的目标
二、大爱和谐城市文化建设的原则
三、大爱和谐城市文化建设的途径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