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要进行改革,这应该是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的问题。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许多中国学者都在尝试做这项工作,因为被我们继承下来并且已经中国化了的苏联模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的正确性,或者,至少基础性的合法性始终是一个未被证明的预设。然而,如何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化和现代化,即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则与自然科学新概念、西方当代哲学文化进行外化的“嫁接”,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实际上,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的改革问题是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争论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而围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争论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以来,这种争论就没有停止过。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动态和变化是同政治实践密切相关的,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强烈地受到人类社会思潮变迁的影响。从19世纪40年代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历了革命的高潮和低潮,剧烈动荡的变革时期与和平稳定的发展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也经历了政治上的进攻时期和退却时期,经历了战略目标的变换和工作中心的转移。而每当面临这种被赋予了时代特征的战略转变时期即将发生或开始实现的时候,就必然伴随着人们的政治倾向和政治实践的分化和重组,伴随着政治观念的更新与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