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防治传染病之法由来已久,汉张仲景作《伤寒杂病论》;魏晋以降,诸家论疫多有发明,如葛洪之《肘后备急方》,至唐代孙思邈著《千金方》,其中论防治传染病之方法,不可枚举,有方有证,多为后世所参考。至辽宋金元时期,诸家门户渐起,列方或寒或热或补,皆有发明。至明末清初,吴又可著《温疫论》,立“戾气”之说,始有温病详细治法,后有吴鞠通著《温病条辨》,立三焦辨证之说,王孟英著《随息居霍乱论》,雷丰著《时病论》,诸书于瘟病多有研究发挥!至清季民初,战乱不断,时有温疫发生。1917年冬至1918年春,山西、内蒙古鼠疫大流行。北洋政府命令江朝宗担任防疫会会长,组织防疫。由于当时西医无治疫之法,当时北京中医曹元森提出中医参与治疗,得到江朝宗同意。于是曹元森组织人员前往大同,其中邀请了外城官医院医官参加,于是外城官医院派遣以杨浩如、陈企董、陈伯雅先期前往,孔伯华,张菊人留守。后由于防疫工作繁忙,孔伯华也来到大同参与治疗。曹元森等人在大同治疗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江朝宗评价“既嘉西医防术之美备,复亟称中医治理之优长”,并且鼓励他们将防疫之法著书,为后世治疗传染病的准绳,说“君皆名下士也,曷各出其卓学杰识,著成不易之书,以为后来防治准绳乎?”于是曹元森组织编写了《传染病八种证治晰疑》十卷,总结了八种传染病的病因、病机、诊断和治法等方面的内容,于1918年刊行,后又于1932年修订后重新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