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的宿命——幻灭与重生(代序)
文化、自然遗产旅游管理案例 国外篇
第一章 鲁尔区——从“工业遗产旅游”中获得新生
第一节 鲁尔区的两次奇迹
第二节 工业遗产旅游——体味德国工业文化
第三节 工业遗产旅游创新
第四节 案例评析
第二章 沃特顿-冰川国际和平公园——自然遗产保护开发启示
第一节 沃特顿-冰川国际和平公园管理体制创新探析
第二节 法律法规建设——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第三节 保护与开发——鱼与熊掌亦可得兼
第四节 案例评析
第三章 印度泰姬陵——为爱情而筑的神奇城堡
第一节 泰姬陵的魅力
第二节 泰姬陵文物保护与开发现状
第三节 多管齐下,挽救美丽泰姬陵
第四节 印度世界遗产管理特色
第五节 案例评析
第四章 奇特旺——亚洲动植物的乐土
第一节 梦幻天堂奇特旺
第二节 尼泊尔世界遗产保护的国际合作
第三节 资源开发,保护先行
第四节 案例评析
第五章 日本古京都遗址——老树开新花
第一节 京都概况
第二节 京都物语
第三节 1999年时的京都旅游
第四节 京都市观光振兴推进计划——Okoshiyasu Plan 21的出台
第五节 “21计划”后的京都旅游创新计划
第六章 黄石国家公园——野兽出没的荒野公园
第一节 基本概况
第二节 黄石遗产旅游管理模式
第三节 黄石遗产旅游开发创新
第四节 黄石国家公园旅游开发的经验与教训
第五节 案例评析
第七章 巴厘岛——神仙的国度,度假的天堂
第一节 领略巴厘风情
第二节 回归自然生态旅游
第三节 巴厘岛创新赢利点
第四节 天堂里的恐怖和哀愁
第八章 大堡礁——海中仙境
第一节 大堡礁世界遗产与遗产价值分析
第二节 大堡礁的管理模式与创新分析
第三节 大堡礁的营销战略与创新分析
第四节 大堡礁遗产开发模式与创新分析
第五节 大堡礁遗产保护模式与创新分析
第六节 案例评析
文化、自然遗产旅游管理案例 国内篇
第九章 武夷山——千载儒释道,万古山水茶
第一节 武夷山概况
第二节 景区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
第三节 产品开发与营销组合
第四节 案例评析
第十章 丽江——“鱼”和“熊掌”如何得兼
第一节 “申遗”打造世界级精品旅游品牌
第二节 保护与发展并重的丽江模式
第三节 案例评析
第十一章 黄山——见证中国遗产旅游
第一节 黄山概况及黄山遗产特色
第二节 黄山风景区的管理和保护
第三节 经营方式和手段
第四节 案例评析
第十二章 曲阜“三孔”——儒家文化余香绵长
第一节 儒家文化和“三孔”遗产
第二节 “三孔”文物的保护创新
第三节 国际孔子文化节——“三孔”文化保护中的神来之笔
第四节 “三孔”文物保护中存在的一些质疑
第五节 案例评析
第十三章 秦始皇陵兵马俑——穿越时空的交流
第一节 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的旅游资源价值
第三节 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开发经营创新
第四节 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上市之争
第五节 秦始皇陵兵马俑文化旅游板块浮出水面
第六节 案例评析
第十四章 庐山——匡庐奇秀甲天下
第一节 文化景观遗产
第二节 特色经营管理
第三节 案例评析
第十五章 桂林山水——遗产家族的无冕之王
第一节 桂林遗产大盘点
第二节 观念创新:文化品位助推山水精神
第三节 品牌创新:自然遗产吸纳文化因子
第四节 产品创新:遗产资源与人造景观和谐共处
第五节 营销创新:瞄准市场,多管齐下
第六节 案例评析
第十六章 峨眉山——打“中国第一”之牌
第一节 峨眉遗产概况
第二节 峨眉山的创新开发
第三节 “峨眉山”式遗产管理模式
第四节 遗产保护谋永续发展
第五节 营销“第一山”
第六节 案例评析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管理案例
第十七章 昆曲——遗产创新的美丽传说
第一节 昆曲的美丽与哀愁
第二节 枯木逢春吐芬芳——昆曲在保护中创新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嫁”旅游之创新篇
第四节 案例评析
第十八章 狂欢节——你方唱罢,我登场
第一节 狂欢节“寻根究底”
第二节 “同台竞技”——中国是否需要自己的狂欢节
第三节 别出“新”裁,好戏在后头
第四节 案例评析
第十九章 民间剪纸——民间艺术的奇葩
第一节 民间剪纸概述
第二节 民间剪纸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路
第三节 民间剪纸的生存之路
第二十章 少林功夫——向世界非物质遗产冲刺
第一节 少林功夫简介
第二节 少林功夫的产品开发模式
第三节 少林功夫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第四节 案例评析
附录
附件一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附件二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