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中国佛教与印度佛教之关系
一 印度的三期佛教——总说
二 厨宾中心的佛教区
三 厨宾中心区的佛教
四 锡兰的佛教
五 晚期传来的小乘经论
六 真常大乘经
七 瑜伽师的唯心论
八 大乘禅
九 后期的中观学
一○ 秘密教
二 汉译圣典在世界佛教中的地位
三 中国佛教各宗之创立
四 中国佛教之特色
五 泛论中国佛教制度
六 宋译《楞伽》与达磨禅
七 东山法门的念佛禅
一 东山法门的兴起
二 文殊般若与一行三昧
三 北宗的念佛、净心
四 净众与宣什宗
五 曹溪的南宗
六 东山法门的原意
七 结说
八 禅宗是否真常唯心论
九 三论宗风简说
一○ 论三谛三智与赖耶通真妄
一一 《起信论》平议
一 作者与译者
二 《起信论》在佛法中的地位
一二 评周继武居士《起信论正谬》
一三 《台湾当代净土思想的动向》读后
一四 评《精刻大藏缘起》
一五 汉明帝与《四十二章经》
一六 玄奘大师年代之论定
一七 点头顽石话生公
一八 护法韦驮考
一九 中国的宗教兴衰与儒家
二○ 大乘经所见的中国
一 中国的地志
二 中国的护法神
三 中国的圣王
四 中国佛教的圣地
五 中国的圣者
六 于阗
七 中国的政教情形
八 杂事
二一 华雨集
一 与佛有缘
二 陀螺与陀罗尼
三 香板
四 缓与急
五 道无不在
六 龙蛇混杂
七 燃顶
八 人之自觉
九 玄睿与珍海
一○ 禅宗第七祖
一一 耶稣到西藏
一二 佛灭无大师
一三 皆大欢喜
一四 道教反佛之伎俩
一五 度牒与戒牒
一六 僧肇与《宝藏论》
一七 僧尼与帝王
一八 神尼
一九 为支那堪布翻案
二○ 三变
二一 《般若经》最大
二二 教主
二三 《十八空论》
二四 姓名之道俗辨
二五 昙影与昙晷
二六 布袋和尚
二七 大黑天
二八 一阴一阳之谓道
二九 中国佛教与边地民族
三○ 老子生而发白
三一 将心来与汝安
三二 北土重禅
三二 求生东方
三四 女王与《大云经》
三五 《十六罗汉因果识见颂》
三六 禅门之风格
三七 土地菩萨
三八 佛教之年节
三九 读《新原人论》
二二 中国佛教琐谈
一 生
二 死
三 鬼与地狱
四 婴灵
五 经忏法事
六 放生
七 传戒
八 还俗与出家
九 供僧
一○ 拈花微笑
一一 付法与接法
一二 丛林与小庙
一三 横出三界
一四 带业往生
一五 隔阴之迷
一六 四句料简
一七 临终助念
一八 肉身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