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汉许慎至清末,国人对“灋”的理解都建立在许慎的《说文解字》基础上。但是,从蔡枢衡始,人们开始了对灋义的责问并附和者众。于是,“灋”之本相是什么,特别是“氵”是否指涉公平,成了法学界一个凝重的话题。而围绕这样一个话题,相继有了一些专门研究和理解“滤”的文章,有些通过训诂、有些通过文化学的理解、有些通过知识社会学的梳理,有些则通过发散性的思考,对灋义进行了各个维度、不同层阶的解读,产生了对灋义完全不同的理解,形成了一个很有趣的学术现象。《“灋”问(法意)》尽可能地收集了清末以来对灋义研究的著述,书后还附录了甲、金、篆、隶的“灋”的不同书写形式,由此也使《“灋”问(法意)》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同时也具有极高的资料价值。通过《“灋”问(法意)》的阅读,读者或许会有自己对灋义的判断,或许还会由此产生对灋义进一步研究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