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中国西南亚热带岩溶地区的少数民族逐渐形成了一些有益于自然环境的社会规则和禁律,并由此孕育出了一整套保护生态的习惯,制约着人们对待自然的行为范式,这使得该地区长期保持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良好关系。所以,从全新的法史学视角,总结特殊地质语境中的少数民族生态保护习惯,发掘和吸收其所蕴涵的巨大价值和潜能,是保护这一地区独特的生态环境、实现这一地区可持续发展亟待研究的课题。本书共由九个专题组成。第一部分界定了中国西南亚热带岩溶地区的地理范围,并分析了这一特殊地质语境脆弱的生态环境。第二部分从词源入手,界定了习惯与习惯法的概念、成立要件、效力及命运,为论文解决先决理论问题。第三部分在阐述形成原因和表现形式的基础上,逐步剖析中国西南亚热带岩溶地区少数民族生态保护习惯的概念、性质、特征、功能和主要内容,从而构筑其基本的理论框架。第四部分论述中国西南亚热带岩溶地区少数民族生态保护习惯中数量最为庞大、内容最为繁杂的习惯——保护森林资源习惯,包括这一地区少数民族保护森林资源的原因、植树造林习惯、禁止滥砍滥伐习惯、森林防火习惯、森林防盗习惯和处理森林纠纷习惯等内容。第五部分论述中国西南亚热带岩溶地区保护土地资源习惯,包括这一地区少数民族对土地的自然崇拜、保持水土习惯、土壤改良习惯、节约用地习惯、对山体、岩石、洞穴等的自然崇拜与保护等内容。第六部分论述中国西南亚热带岩溶地区保护水资源习惯,包括对这一地区水资源状况的分析、少数民族对水的自然崇拜、保护水源习惯、水资源的使用与管理习惯、保护水利设施习惯等内容。第七部分论述中国西南亚热带岩溶地区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习惯,包括少数民族对野生动植物的图腾崇拜、保护野生植物习惯、保护鱼类习惯、保护野生鸟类、兽类习惯等内容。第八部分论述中国西南亚热带岩溶地区少数民族控制人口习惯,包括节育习惯、婚姻家庭习惯中有利于控制人口的因素等内容。第九部分通过从少数民族的视角透视习惯与法律的关系,探讨生态和谐视野中的习惯与法律,从立法、司法、执法三个方面寻求习惯与法律在生态保护领域融合的渠道。近年来,对少数民族习惯的研究经历了“爆发式”崛起,但目前探讨特殊地质语境中少数民族生态保护习惯的成果为数不多。如果能从少数民族习惯的某一具体社会功能出发,探寻中国西南亚热带岩溶地区少数民族生态习惯的规律和特征,还原其在未受到当代政治浩劫和经济浪潮冲击之前的生存范式,对于特殊地质语境中生态保护法律体系的建构将具有一定的意义,也能够为国家生态保护政策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实施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