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哲学哲学理论向亚洲哲学学习

向亚洲哲学学习

向亚洲哲学学习

定 价:¥45.00

作 者: (美)考普曼 著,唐晓峰 译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跨文化思想者文库
标 签: 哲学理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300100111 出版时间: 2009-01-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294 字数:  

内容简介

  《向亚洲哲学学习》是一部颠覆性的著作,作者对于自我的形成和流动性、选择的本质和可能性、人与人之间伦理要求的多样性,以及哲学本身作为一种交流活动的本质等问题给予了特殊的关注。作者主张,处于基础性地位的印度和中国的经典涵纳着能够丰富当今哲学实践的思想线索,并且在—些情形中,可以提供哲理丰富的洞见。这些经典著作不仅仅是“智慧文献”,而且是哲学,在很大程度上含有内在的、经常被忽视的论据结构。当代的开拓者能够,而且应当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借鉴亚洲哲学。

作者简介

  乔尔·J·考普曼(Joel J.Kuppertnan)是康涅狄格大学(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哲学教授,曾经在牛津和剑桥学院做过访问研究员。他的著作包括《伦理知识》(Ethical Knowledge,1970)、《道德的基础》(The Foundations of Morality,1983)、《性格》(Character,1991),以及《价值以及随之而来的》(Value…and What Follows,1999)。

图书目录

引言
第一部分 自我的形成作为一种伦理问题
第一章 关于自我的心理学和伦理学
第二章 孔子与“和”的问题
第三章 自我形成过程中的传统和群体
第四章 结语:自我的形成
第二部分 自我的流动性
第五章 关于自我的争论
第六章 虚伪、心理不定以及自我认知
第七章 《庄子》中的自发性及情感培养
第八章 结语:流动性和性格
第三部分 选择
第九章 选择和可能性
第十章 孔子、孟子、休谟以及康德论理性与选择
第十一章 结语:理性和选择
第四部分 伦理的范围
第十二章 西方伦理的划分
第十三章 传统与道德进步
第十四章 利他主义情感:东方与西方
第十五章 结语:伦理判断的多样性
第五部分 伦理的要求
第十六章 对于一些人的更多期望
第十七章 孔子和宗教伦理的本质
第十八章 宗教伦理中的超道德——以佛教为例
第十九章 结语:可供选择的“应当”
第六部分 作为交流的哲学
第二十章 哲学和教化
第二十一章 言无言——庄子的交流技巧
第二十二章 结语:作为精神变化的哲学
参考文献
索引
译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