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文学艺术传记文学届鲁迅的人脉

鲁迅的人脉

鲁迅的人脉

定 价:¥26.00

作 者: 朱正 著
出版社: 东方出版中心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文学家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47301920 出版时间: 2010-08-01 包装: 平装
开本: 大32开 页数: 280 字数:  

内容简介

  要了解一个人,可以看看他身边所交的朋友。要想了解鲁迅,我们可以看看鲁迅的交游。鲁迅一生交游甚广,很多有关鲁迅的著作中都有鲁迅交游的介绍,但真正把它作为一个专题来做且最后成书的,大概只有这一本《鲁迅的人脉》。从《鲁迅的人脉》当中,“人们看他(鲁迅)交往的是些怎样的人,看他为友为仇的是些怎样的人,岂不也可以更清楚地看到他的形象,他的性格,以及他所处的时代了么?”(朱正语)《鲁迅的人脉》作者朱正先生是鲁迅研究专家,出版过包括《鲁迅传》、《鲁迅回忆录正误》在内的多部研究鲁迅的专著,《鲁迅的人脉》的出版,填补了鲁迅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的空白。

作者简介

  朱正 1931年生于湖南长沙。职业是编辑。1956年出版了《鲁迅传略》。后来在冯雪峰、孙用诸先生的鼓励与帮助下撰写了《鲁迅回忆录正误》一书,订正了许广平等人回忆录中的史实错误。此外还出版了《鲁迅传》(简体字版书名为《一个人的呐喊》)、《鲁迅三兄弟》、《重读鲁迅》(与邵燕祥合著)、《反右派斗争始末》以及《从苏联到俄罗斯》(与蓝英年合著)。

图书目录

出版者的话
  夏震武其人其事
  鲁迅1910年12月21日致许寿裳的信中说,“木瓜之役,倏忽匝岁”,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鲁迅与陈独秀
  鲁迅和陈独秀都属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他们都一度在北京大学任教,却并不同时。陈独秀是1917年1月应蔡元培之请担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的,1919年3月底因受到反改革舆论的攻击而去职。鲁迅是1920年8月6日接了北大的聘书,前去讲授中国小说史,这时陈独秀早已不在北大了。他们两人并不曾在北京大学同事。
  
  傅斯年与鲁迅兄弟
  鲁迅和周作人都是《新青年》月刊的重要作者。傅斯年以很大的兴趣和敬意细读了他们的作品,情不自禁地表示了由衷的赞扬。
  
  《阿Q正传》的两个俄译者
  《阿Q正传》第一个俄文译本是王希礼译出的。王希礼原名波·阿·瓦西里耶夫,是当时苏联支援中国革命的人员之一,在驻开封的冯玉祥系统国民军第二军俄国顾问团当翻译。在瓦西里耶夫之后,还有一个俄国人说是要翻译《阿Q正传》,那就是柏烈伟。柏烈伟也有译作柏烈威或者鲍立维的,当时在北京俄文专修馆、北京大学俄文系任教师。
  
  小人张凤举
  鲁迅对他,最初的印象是很好的,在给二弟的信中说:“前天沈尹默绍介张黄,即做《浮世绘》的,此人非常之好,神经分明。”从鲁迅的日记中可以知道,在那几年里,两人的交往颇为频繁。可是,这人却是一个小人。“小人”这顶帽子,是胡适给他戴上的。
  
  鲁迅与左联五烈士
  鲁迅的《为了忘却的纪念》一文,是纪念亡友白莽、柔石、冯铿、李伟森和胡也频的。他们都是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盟员,遇难之后,被称为“左联五烈士”。
  
  鲁迅与邵洵美
  鲁迅与邵洵美没有过个人的交往。在鲁迅的日记里没有出现过邵洵美的姓名。据现在所知道的,1933年萧伯纳到上海,他们在笔会欢迎萧的集会上是见过一面的。
  
  曹聚仁与鲁迅兄弟
  1900年出生的曹聚仁要比鲁迅、周作人兄弟小十多二十来岁,按辈分说,应该是属于学生一辈,尽管他并没有做过他们的学生。他在自传性质的《我与我的世界》一书中说:“五四运动前后,我们受了《新青年》的影响,对于陈独秀、胡适、钱玄同、鲁迅兄弟的言论,不
  独心向往之,几乎奉之如神明。”作为杭州一师的一名学生,仰望着《新青年》上灿烂的群星,也就是这样一种心情吧。
  
  周佛海日记中的鲁迅兄弟
  蔡德金编注的《周佛海日记全编》,收入周佛海1937年1月1日至1947年9月14目的日记,缺1939、1946年两整年和若干月日。其中有涉及鲁迅、周作人兄弟的点滴资料。
  
  鲁迅与他的三个美国朋友
  鲁迅定居上海以后,结识了三个美国朋友。那就是:艾格尼斯·史沫特莱(1890一1950年);加罗尔特·艾萨克斯(1910-1986年),一译伊赛克,中文名伊罗生;埃德加·斯诺(1905-1972年)。
  
  鲁迅交往中的右派分子
  我们无法知道,要是那时鲁迅还活着,会不会被划为右派分子或疑似分子。我们确实知道的是,在他的交游中,确实有一些人后来是被划为右派分子了。像冯雪峰、丁玲、聂绀弩、黄源、徐懋庸、施蛰存、江丰、刘岘等人,大家都知道,就不用说了。现在就我接触到的材料中再提出一些人,供读者参考。
  
  鲁迅交往中的军界人士
  鲁迅是文学家,可他的交游中也有军界的人士。其实他本人也是军校出身。他进的第一个学堂江南水师学堂,就是海军军官学校。后来转学到矿路学堂,也是附设于江南陆师学堂即陆军军官学校的。如果他在水师学堂或者陆师学堂毕业了,不改行,他也会是一个军人吧。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