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科学技术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51单片机C语言应用与开发

51单片机C语言应用与开发

51单片机C语言应用与开发

定 价:¥29.00

作 者: 刘荣科 编著
出版社: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计算机体系结构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12401907 出版时间: 2010-09-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327 字数:  

内容简介

  《51单片机C语言应用与开发》以51系列单片机为主,从应用角度出发介绍单片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内部资源的使用及C5l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等相关知识。以ELITE-Ⅲ开发板为基础,介绍了单片机的系统扩展、接口技术及应用系统的开发过程、编程方法,最后以实际项目为基础,介绍了LTPA245热敏打印机驱动系统、热球子宫内膜治疗仪控制系统及移动基站动力环境监控系统等项目的软、硬件设计方法。《51单片机C语言应用与开发》摒弃了以学科体系为主线的编排方式,通过大量的实例,使读者能快速、有效地掌握用c51语言开发51单片机应用系统的方法和流程,真正做到对相关知识的融会贯通。《51单片机C语言应用与开发》适合高等院校计算机、自动化、电子信息等相关专业的学生学习,同时也可供从事单片机开发的工程设计人员参考使用。

作者简介

暂缺《51单片机C语言应用与开发》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第1章 图像信号分析
1.1 图像信号及其分类
1.2 颜色和颜色模型
1.3 模拟视频信号
1.4 数字视频信号
1.4.1 数字视频信号的采样与量化
1.4.2 视频信号的表示
1.4.3 视频信号的相关函数
1.4.4 数字视频格式
1.5 立体视频
1.6 小结
习题一
参考文献
第2章 图像传输的信息论基础
2.1 信息论概述
2.1.1 随机过程及信源模型
2.1.2 信息量和信息熵
2.2 图像的统计特性
2.2.1 空间统计特性
2.2.2 时间统计特性
2.2.3 变换域统计特性
2.3 图像的率失真特性
2.3.1 图像压缩的率失真函数及其性质
2.3.2 编码过程的率失真计算与比特平面编码的率失真分析
2.4 图像压缩极限计算
2.4.1 基于条件熵的估计方法
2.4.2 基于成像噪声模型的估计方法
2.4.3 利用多尺度条件熵和记忆度量估计法
2.5 图像变换编码的信息论基础
2.5.1 变换前后信息熵的变化规律
2.5.2 变换的去相关率和能量集中率
2.5.3 变换编码的增益
2.6 相关信源编码的信息论基础
2.6.1 相关信源独立编码
2.6.2 相关信源协同编码
2.7 信源信道联合编码的理论基础
2.7.1 信道编码简介
2.7.2 信源信道联合编码的理论基础
2.8小结
习题二
参考文献
第3章 静止图像编码
3.1 静止图像的无损编码
3.1.1 编码原理
3.1.2 编码标准
3.2 静止图像的有损编码
3.2.1 编码原理
3.2.2 常见的有损编码方法
3.2.3 编码标准
3.3 小结
习题三
参考文献
第4章 运动图像编码
4.1 运动图像编解码原理
4.1.1 基于运动估计的编码原理
4.1.2 基于三维小波变换的编码原理
4.2 运动估计与运动补偿
4.2.1 运动估计与运动补偿的基本概念
4.2.2 基于像素的运动估计
4.2.3 基于块的运动估计
4.2.4 基于网格的运动估计
4.2.5 基于区域的运动估计
4.2.6 运动估计与补偿在运动图像编码中的应用
4.3 码率控制
4.3.1 码率控制的原理
4.3.2 码率控制的典型方法
4.4 运动图像编码标准
4.4.1 MPEG-1
4.4.2 MPEG-2
4.4.3 MPEG-4
4.4.4 H.264
4.4.5 AVS
4.4.6 VC-1
4.5 运动图像编码系统设计与实现
4.5.1 基于DSP的运动图像编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4.5.2 基于FPGA的运动图像编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4.6 小结
习题四
参考文献
第5章 新型视频编码
5.1 可伸缩视频编码
5.1.1 可伸缩视频编码简介
5.1.2 基本精细粒度可伸缩编码
5.1.3 渐进精细粒度可伸缩视频编码
5.1.4 基于宏块的渐进精细可伸缩视频编码
5.2 多描述编码
5.2.1 多描述编码简介
5.2.2 多描述量化编码
5.2.3 多描述变换编码
5.2.4 基于FEC的多描述编码
5.2.5 基于框架扩展的多描述编码
5.2.6 多描述分级编码
5.3 分布式视频编码
5.3.1 分布式编码的基本原理
5.3.2 分布式视频编码系统
5.3.3 分布式视频编码的研究展望
5.4 多视点视频编码
5.4.1 多视点视频简介
5.4.2 多视点视频编码的原理
5.4.3 基于传统框架的多视点视频编码
5.4.4 基于DVC的多视点视频编码
5.5 小结
习题五
参考文献
第6章 图像通信质量分析与抗差错传输
6.1 图像通信质量评估
6.1.1 图像压缩质量评估
6.1.2 图像传输质量评估
6.1.3 端到端的质量评估
6.2 图像传输信道的特点
6.2.1 图像传输对网络的要求
6.2.2 图像通信的互联网信道
6.2.3 图像通信的无线信道
6.3 误码对运动图像解码码流的影响
6.3.1 错误传播
6.3.2 不同编码字段的误码影响
6.4 错误控制和错误隐藏技术
6.4.1 编码端错误控制技术
6.4.2 解码端错误隐藏
6.4.3 编码端和解码端交互式差错控制
6.5 运动图像编码标准中的抗误码策略
6.5.1 MPEG-4的抗误码策略
6.5.2 H.264的抗误码策略
6.6 小结
习题六
参考文献
第7章 信源信道联合编码在图像通信中的应用
7.1 信源信道联合编译码基础
7.1.1 信源信道分离编码
7.1.2 信源信道联合编码
7.2 信源信道联合编码技术
7.2.1 数字系统的信源信道联合编码技术
7.2.2 混合数字-模拟系统(HDA)的信源信道联合编码技术
7.2.3 近似模拟系统的信源信道联合编码技术
7.3 信源信道联合译码技术
7.3.1 信源信道联合译码基础
7.3.2 融合隐马尔科夫模型的信源信道联合译码
7.3.3 基于信源反馈信息的信源信道联合编译码
7.4 信源信道联合编码的新发展
7.4.1 网络跨层优化设计基本原理
7.4.2 基于跨层优化设计的信源信道联合编码
7.5 小结
习题七
参考文献
第8章 网络流媒体
8.1 网络流媒体概述
8.2 流式传输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式
8.2.1 流式传输的基本原理
8.2.2 流媒体传输的实现方式
8.3 网络流媒体的系统组成
8.4 流式传输协议
8.4.1 实时传输协议(RTP)
8.4.2 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TCP)
8.4.3 实时流协议(RTSP)
8.4.4 资源预留协议(RSVP)
8.5 流媒体的网络播放技术
8.6 流媒体的服务方式
8.6.1 C/S模式概述
8.6.2 P2P模式概述
8.6.3 P2P模式与C/S模式的比较
8.7 P2P流媒体网络电视
8.7.1 PPlive协议
8.7.2 PPstream协议
8.7.3 QQLive协议
8.7.4 P2P流媒体协议框架
8.8 流媒体的应用
8.9 小结
习题八
参考文献
第9章 数字电视
9.1 数字电视概述
9.2 数字电视传输标准
9.2.1 ATSC标准
9.2.2 DVB标准概述
9.2.3 ISDB-T标准
9.2.4 中国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
9.3 移动电视
9.3.1 移动电视系统简介
9.3.2 移动电视标准
9.3.3 移动电视的网络内容及广播网络的安全性
9.4 小结
习题九
参考文献
缩略语表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