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分野与中国符码
独立电影批评的历史缺位
电影理论和电影批评:文化转型与知识分子的角色问题
深度影评及张艺谋、陈凯歌电影
从“后殖民”批评到新左翼激进文化批判——质疑某种“精英视角”对“第五代”电影的“盘点”
朝花夕拾:再读“为什么好的国产片这样少”的讨论
从痞子无赖到上层资产阶级:当代中国电影中的新“中产阶级”显影
大众影评的崛起及其问题
华语电影三代女明星的文化表征及其转移轨迹
大师研究与类型解读
新时期谢晋通俗剧电影中的空间性与主体性
谢晋:中国电影黄金时代的艺术高峰
历史的讽刺力——谢晋遭遇了蝴蝶效应之后
诗意何为——塔尔科夫斯基电影观
本土与全球的纠葛:贾樟柯电影中的焦虑与不确定性
重构时间:《新女性》与20世纪30年代上海殖民现代性的电影表现
走出“侠客梦”——从《独臂刀》、《新独臂刀》看邵氏武侠片的创作走向
从“盗亦有道”到“春秋无义战”——香港“黑道”电影中的身份、价值和社会认同的演变
流动的意识:《苏州河》的跨国界故事片叙述模式
《银幕艳史》——女明星作为中国早期电影文化的现代性体现
中国当代城市电影:历史的性格决定命运
代际想象与文化策略
亲历见证:社会转型期的中国都市电影
代群命名与代群语码
电影的文献价值与艺术品位——谈新生代电影的成败
已知和未知的“第六代”
“第五代”与“第六代”的文化策略
历史“乌托邦”现实“异托邦”——新时期中国电影文化生态考察
尴尬:“第六代”之争引发理论危机
寻找消隐的另一半:《苏州河》、《月蚀》和中国第六代导演
比头发还乱的一代——从管虎看中国“第六代”导演的个性
青年DV影像:无羁的青春表达与潜伏的传播危机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