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政治世界政治权利·合作·平衡:防御性现实主义理论研究

权利·合作·平衡:防御性现实主义理论研究

权利·合作·平衡:防御性现实主义理论研究

定 价:¥39.80

作 者: 孟维瞻 著
出版社: 世界知识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世界政治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01238620 出版时间: 2010-07-01 包装: 平装
开本: 大32开 页数: 337 字数:  

内容简介

  防御性现实主义在20世纪末兴起于美国,21世纪初被介绍到中国,现已成为中、美国际关系学界备受瞩目的理论成果之一。它代表了现实主义理论范式的深刻变革,在保持对权力关注的前提下转换了现实主义的悲观视角,变革了传统现实主义的悲观结论。它在坚持现实主义基本“硬核”的前提下构建了两大新的理论支柱——认知理论和国内政治理论,丰富了现实主义理论的发展脉络,体现了现实主义理论体系的开放性、变革性与创新性。防御性现实主义不仅为中国国际关系学科的理论建设带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而且对中国和平发展的国际战略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它将帮助我们拓宽视野,更加深入地洞悉国际关系的本质,并将从理论和实践上为国际关系思想的发展带来深刻影响。作为国内出版的第一部研究防御性现实主义的专著,本书力求较为全面、客观地介绍防御性现实主义的研究现状,揭示其未来的发展方向。本书从“权力论”、“合作论”、“平衡论”三大方面,较为完整地展现了防御性现实主义的理论图谱,比较详细地对其进行解读和评判,不仅分别梳理了防御性现实主义各个分支的思想特点和研究方法,而且归纳了各个分支理论的核心共识,并以个人视角抽象出了现实主义理论谱系的演进规律。

作者简介

  孟维瞻:1987年生于河北唐山,现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主要学术研究方向为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国际安全与战略研究,曾在省级期刊上发表相关学术论文数篇。2009年获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暨北京外国语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开始“防御性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评介”课题的研究工作。2010年获得剑桥大学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同意,开始试译美国著名国际政治学者史蒂芬·E·罗贝尔、杰弗里·W·托利弗和加拿大学者诺林·M·里普斯曼主编的《新古典现实主义:国家和外交政策》(加拿大康考迪亚大学国际政治学术会议论文集)。目前,正在从事关于新古典现实主义理论的研究工作,待出版著作有《新古典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中国研究者的视角》(2011年)。

图书目录

引言
一 防御性现实主义理论的学理价值
1.国际环境演变对防御性现实主义理论的造就
2.防御性现实主义:现实主义“历时性”的体现
3.本书的研究目的
二 防御性现实主义研究在美国的兴起
1.防御性现实主义的发展历程
2.防御性现实主义理论发展史上的“三座高峰”
三 中国防御性现实主义研究现状综述
第一章 总论
一 对防御j生现实主义的误解
1.对防御性现实主义概念的三种误解
2.误解的解决办法:将防御性现实主义理解为“平衡论现实主义”
二 防御性现实主义的流派划分
1.托利弗划分方法的优点与缺陷
2.从国际政治结果理论到国家外交政策理论
3.从方法论整体主义到方法论个体主义
4.从防御性结构现实主义到防御性新古典现实主义
三 防御性新古典现实主义:现实主义范式的进步
1.从研究层次上理解防御性现实主义
2.防御性新古典现实主义不是纯粹的“国内政治理论”
3.防御性新古典现实主义:向“规范”的回归
4.防御性现实主义的辅助性假设
5.理论通约性问题与现实主义范式的进步
第二章 权力论(1)
一 防御性现实主义对现实主义原有假设的有限抛弃
1.关于无政府状态论
2.关于“理性国家论”
3.关于“国家同质论”
4.关于国家的冲突性偏好
5.关于物质性的权力政治论
6.小结
二 防御性现实主义对“安全两难”理论的坚持与变通
1.防御性现实主义对“安全两难”的坚持
2.安全两难的“体系诱因”与“单元诱因”
三 防御性现实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发展方向
1.现实主义发展方向的“两难”处境
2.关于“最小现实主义”
3.防御性新古典现实主义代表着现实主义的发展方向
四 理解物质主义本体论与认知因素的关系
1.防御性新古典现实主义是否颠覆了现实主义
2.关于权力与认知关系的四种假设
3.现实主义与建构主义“认知”的不同
第三章 权力论(2)
一 进攻性、防御性现实主义之间的争论
1.进攻性、防御性现实主义在本体论上的差异
2.进攻性、防御性现实主义的其他重要差异
3.“修正主义国家”的存在性问题
二 动态差异理论:防御性的“权力转移理论”
1.动态差异理论的主要成就
2.动态差异理论与风险平衡理论的异同
3.防御性的“权力转移理论”
4.另一种结构现实主义:“多极相对稳定论”
5.动态差异理论的缺失
三 政府中心型现实主义对防御性现实主义的批评
1.政府中心型现实主义简介
2.扎卡利亚对防御性现实主义解释效度的批评
3.扎卡利亚对防御性现实主义“平衡论”的批评
4.扎卡利亚对“国内政治理论”的批评
5.防御性现实主义与政府中心型现实主义的互补性
6.防御性现实主义仍然具有丰富的理论价值
四 国内动员理论的贡献与缺失
1.国内动员理论简介
2.柯庆生对1949—1958年杜鲁门与艾奇逊对华决策的分析
3.柯庆生对1958年毛泽东在第Z-次台海危机中决策的分析
4.国内动员理论的主要结论
5.作为防御性新古典现实主义的国内动员理论
6.国内动员理论的缺陷和不足
第四章 合作论
一 防御性现实主义合作理论的实质
二 相对收益与安全合作:理论上的统一
1.“相对收益”与“绝对收益”
2.防御性现实主义对相对收益与安全合作关系的修正
三 关于相对收益的三个修正模型
1.格里科:“囚徒困境”的修正模型
2.格拉泽的“安全绝对性”理论和“积累性效应”理论
3.鲍威尔:体系约束力博弈模型
四 大国合作理论
第五章 平衡论
一 理解“平衡论现实主义”的基本主张
1.“优势论现实主义”与“平衡论现实主义”
2.防御性现实主义“平衡论”的发展历史
3.沃尔兹理论中“结构性”与“防御性”的联系
二 评价沃尔特的威胁平衡理论
1.“威胁平衡论”:对“均势自动生成论”的补充
2.制衡的普遍性
3.“威胁平衡论”的理论贡献与积极意义
4.“威胁平衡论”的缺陷和不足l
三 攻防平衡理论:“武力的平衡”
1.攻防理论:攻防平衡理论的雏形
2.作为防御性现实主义的攻防平衡理论
3.埃弗拉的攻防平衡理论
4.攻防平衡理论的实质
四 从“利益的平衡”到“决心的平衡”
1.施韦勒“利益平衡论”的进步与缺陷
2.简析鲍威尔的“决心平衡论”
五 从分析层次的角度看风险平衡理论
1.前景理论和风险平衡理论简介
2.风险平衡理论的分析层次
3.风险平衡理论对传统防御性现实主义的改进
第六章 案例分析
一 防御性现实主义与“核和平论”的内在逻辑关系
1.防御性结构现实主义与“有限核传播和平论”
2.埃弗拉对“核革命”的相关论述
二 新孤立主义、“离岸制衡”与美国大战略
1.沃尔特的“离岸制衡”政策主张
2.沃尔特与米尔斯海默两种“离岸制衡”政策的比较
3.新孤立主义:“最低的防御性现实主义”
4.“新孤立主义”与“离岸制衡”的非现实性
三 防御性现实主义与东北亚格局:国际政治结果理论的视角
1.东北亚双层均势格局特点分析
2.东北亚安全结构中双层均势的互动关系
3.结构性矛盾与美朝均势诉求的冲突
4.结论
四 防御性现实主义与东北亚格局:外交政策理论的视角
1.美朝合作:构筑东北亚合作安全机制
2.防御性现实主义的派生概念——认知及其对美朝关系的作用
3.安全两难与朝鲜半岛多边安全合作机制的重建
4.“威胁导致的扩张”与“安全驱动的扩张”
5.美朝间的约束机制
6.结论
第七章 反思与结语
一 防御性现实主义有其深厚的学理基础
二 本书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研究的展望
三 防御性新古典现实主义有利于中国学者提出原创性理论
四 把握中国国际关系理论创新的突破口
附录 参考文献举要
一 中文部分
1.论文
2.专著、编著
3.译著
二 英文部分
1.经典著作与论文
2.其他相关著作、论文及报刊文章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