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台湾历史文化的研究,现在差不多变成了一种“显学”。“显学”的出现,自然是一件很值得庆贺的事情,但是也正因为它成为一种“显学”,势必要吸引太多的兴趣者前来参与。转眼之间,研究台湾历史与文化的学者们,处处多有,层出不穷。文献史料,是从事台湾历史与文化研究的基础。但是当今众多的台湾历史文化研究者,似乎对于这一研究基础的建构并无太大的兴趣。大家忙于发表高论,至于文献资料的使用,尽可以抄来抄去,省事得很。如此建构的“显学”,应验了中国人的两句老话:“人多力量大”、“众人拾柴火焰高”。这里面,固然有一些很有学术创建性的发见,但是更多的是“你说我也说”、“你抄我也抄”。如此说过来抄过去,不能不抄出许多的“学术垃圾”。因此,研究台湾历史文化虽然是一种“显学”,但是很快也成了堆积“学术垃圾”较多的一个场所。大概是我住的地方距台湾较近的缘故,我素来对于那些肯于踏踏实实地从事台湾历史文化研究的基础性工作的学者怀有敬意。我以为,从事台湾历史文化的文献史料整理工作,必须具备两个方面的学术修养。即既要有明清史的学术修养,同时又要有台湾地方史的学术修养,二者缺一不可。因为台湾地方史的史料,散见于浩如烟海的明清史料之中,缺乏明清史料学的修养,无从查找;而缺乏台湾地方史的修养,即使是十分精通于明清两代的史料,也往往会对其中所包含的区域史史料视而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