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土
1.1 土的概述
1.1.1 土的三相组成及比例指标
1.1.2 土的工程分类
1.2 土的物理性质
1.2.1 含水率
1.2.2 密度
1.2.3 土的比重
1.2.4 颗粒分析
1.2.5 相对密度
1.3 土的水理性质
1.4 土的力学性质
1.4.1 击实性
1.4.2 土的承载比(CBR)
1.4.3 回弹模量
1.5 工程应用及技术标准
1.5.1 一般路基
1.5.2 软土地基
1.5.3 红黏土与高液限黏土地基
1.5.4 膨胀土地基
1.5.5 公路路面基层用土
2 砂石材料
2.1 石料
2.1.1 岩石的组成与分类
2.1.2 石料的技术性质
2.2 集料
2.2.1 集料的定义及分类
2.2.2 集料的物理性质
2.2.3 集料的力学性质
2.2.4 集料的耐久性质
2.2.5 集料的其他性能
2.3 集料的质量标准
2.3.1 工程用砂的质量标准
2.3.2 工程用碎石和卵石的质量标准
3 石灰与石膏
3.1 石灰
3.1.1 概述
3.1.2 石灰的性质、技术标准
3.1.3 石灰的应用
3.2 建筑石膏
3.2.1 概述
3.2.2 建筑石膏的性质、技术标准
3.2.3 石膏的用途
4 水泥
4.1 通用硅酸盐水泥
4.1.1 通用硅酸盐水泥定义及分类
4.1.2 通用硅酸盐水泥的技术标准
4.1.3 通用硅酸盐水泥技术性能检测
4.1.4 水泥的包装、标志、运输与贮存
4.2 专用水泥和特种水泥
4.2.1 道路硅酸盐水泥
4.2.2 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
4.2.3 申热/低热硅酸盐水泥、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
4.2.4 白色硅酸盐水泥
4.2.5 彩色硅酸盐水泥
4.2.6 硫铝酸盐水泥
4.2.7 铝酸盐水泥
5 掺合料及工业废渣
5.1 概述
5.2 粉煤灰
5.2.1 粉煤灰的形成与分类
5.2.2 物理性质
5.2.3 矿物组成与化学性质
5.2.4 粉煤灰在工程中的应用和技术要求
5.3 高炉矿渣
5.3.1 来源和分类
5.3.2 化学组成与质量评定
5.3.3 工程应用
5.4 钢渣
5.4.1 来源与分类
5.4.2 物理力学性质
5.4.3 矿物组成与化学性质
5.4.4 工程应用与技术要求
5.5 煤矸石
5.5.1 来源
5.5.2 矿物组成及化学成分
5.5.3 工程应用
5.6 电石渣
5.6.1 来源及组成
5.6.2 工程应用
5.7 磷石膏
5.7.1 来源与组成
5.7.2 工程应用
6 混凝土外加剂
6.1 概述
6.1.1 定义
6.1.2 分类及代号
6.1.3 技术要求(GB8076)
6.1.4 外加荆的选择
6.1.5 外加荆掺量
6.1.6 外加剂的质量控制
6.2 减水剂
6.2.1 减水剂的定义与分类
6.2.2 减水剂的品种
6.2.3 减水剂的性能检测与评定
6.2.4 减水剂的应用
6.2.5 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
6.3 缓凝剂
6.3.1 缓凝剂的定义与分类
6.3.2 缓凝剂与缓凝减水剂的技术要求
6.3.3 缓凝剂与缓凝减水剂的性能检测与评定
6.3.4 缓凝剂与缓凝减水剂的应用
6.4 早强剂
6.4.1 早强剂的定义与分类
6.4.2 早强剂及早强减水剂的技术要求
6.4.3 早强剂及早强减水剂的性能检测与评定
6.4.4 早强剂及早强减水剂的应用
6.5 速凝剂
6.5.1 速凝剂的定义与分类
6.5.2 速凝剂的技术要求
6.5.3 速凝剂的性能检测与评定
6.5.4 速凝荆的应用
6.6 膨胀剂
6.6.1 膨胀剂定义与分类
6.6.2 膨胀剂的技术要求
6.6.3 膨胀剂的性能检测与评定
6.6.4 膨胀剂的应用
6.7 引气剂
6.7.1 引气剂的定义与分类
6.7.2 引气剂及引气减水荆的技术要求
6.7.3 引气剂及引气减水剂的性能检测与评定
6.7.4 引气剂及引气减水剂的应用
6.8 泵送剂
6.8.1 泵送剂的定义与分类
6.8.2 泵送剂的技术要求
6.8.3 泵送剂的性能检测与评定
6.8.4 泵送剂的应用
6.9 防冻剂
6.9.1 防冻剂的定义与分类
6.9.2 防冻剂的技术要求
6.9.3 防冻剂的性能检测与评定
6.9.4 防冻剂的应用
6.10 防水剂
6.10.1 防水剂的定义与分类
6.10.2 防水剂的技术要求
6.10.3 防水剂的性能检测与评定
6.10.4 防水荆的应用
6.11 其他混凝土外加剂
6.11.1 阻锈剂
6.11.2 加气剂
6.11.3 着色剂
7 混凝土与砂浆
7.1 混凝土简介
7.2 普通混凝土
7.2.1 混凝土质量的基本要求
7.2.2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
7.2.3 普通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7.2.4 普通混凝土的耐久性能
7.2.5 普通混凝土的变形性能
7.2.6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按立方体抗压强度设计)
7.2.7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按抗弯拉强度设计)
7.2.8 混凝土质量评定
7.3 高强及高性能混凝土
7.3.1 引言
7.3.2 高强混凝土
7.3.3 高性能混凝土
7.4 纤维增强混凝土
7.4.1 定义
7.4.2 纤维混凝土分类
7.4.3 一般技术规定与要求
7.4.4 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7.4.5 合成纤维混凝土
7.5 轻集料混凝土
7.5.1 轻集料的定义与分类
7.5.2 轻集料混凝土的定义与分类
7.5.3 轻集料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7.5.4 轻集料混凝土的性能
7.5.5 应用
7.6 流动性混凝土
7.6.1 概述
7.6.2 泵送混凝土
7.7 碾压混凝土
7.7.1 定义
7.7.2 原材料的技术要求
7.7.3 配合比设计
7.7.4 新拌及硬化混凝土的技术性能
7.7.5 工程应用
7.8 聚合物改性混凝土
7.8.1 概述
7.8.2 聚合物混凝土
7.8.3 聚合物水泥混凝土
7.8.4 聚合物浸渍混凝土
7.9 建筑砂浆
7.9.1 定义及分类
7.9.2 砌筑砂浆
7.9.3 抹面砂浆
7.9.4 装饰砂浆
8 建筑钢材
8.1 概述
8.1.1 钢材的分类
8.1.2 钢材机械性能名词解释
8.1.3 钢产品牌号表示方法
8.2 建筑钢材常用钢种的技术条件
8.2.1 碳素结构钢
8.2.2 优质碳素结构钢
8.2.3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8.2.4 合金结构钢
8.2.5 桥梁用结构钢
8.2.6 高耐候结构钢
8.2.7 焊接结构用耐候钢
8.2.8 冷镦钢
8.3 常用钢材的技术条件和尺寸
8.3.1 低碳钢热轧圆盘条
8.3.2 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
8.3.3 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
8.3.4 钢筋混凝土用余热处理钢筋
8.3.5 预应力混凝土用热处理钢筋
8.3.6 冷轧带肋钢筋
8.3.7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
8.3.8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
8.3.9 桥梁缆索用热镀锌钢丝
8.3.10 凿岩钎杆用中空钢
8.4 常用型钢的品种规格和理论质量
8.4.1 常用型材的统计分类和理论质量简易计算
8.4.2 圆钢和方钢
8.4.3 热轧六角钢和八角钢
8.4.4 热轧L型钢
8.4.5 热轧不等边角钢
8.4.6 热轧等边角钢
8.4.7 热轧扁钢
8.4.8 热轧工字钢
8.4.9 热轧H型钢和剖分T型钢
8.4.10 热轧槽钢
8.5 紧固件
8.5.1 六角头螺栓
8.5.2 六角头绞制孔用螺栓
8.5.3 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
8.5.4 钢结构用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
8.5.5 地脚螺栓
8.5.6 铆钉
9沥青
9.1 概述
9.1.1 沥青材料的发展现状
9.1.2 沥青的分类
9.2 石油沥青
9.2.1 组成与结构
9.2.2 基本性能及评价方法
9.2.3 技术标准
9.3 改性沥青
9.3.1 改性剂种类
9.3.2 改性沥青制备
9.3.3 技术性质及评价指标
9.3.4 技术标准
9.3.5 常用改性沥青的性质及应用
9.4 乳化沥青
9.4.1 乳化沥青的组成材料
9.4.2 乳化沥青的制备方法
9.4.3 乳化沥青的形成及分裂机理
9.4.4 基本性能及评价方法
9.4.5 技术标准
9.4.6 改性乳化沥青
9.4.7 应用
9.5 天然沥青
9.5.1 湖沥青
9.5.2 岩石沥青
9.5.3 沙石沥青
9.5.4 沥青岩
9.6 煤沥青
9.6.1 组成与结构
9.6.2 基本性能及评价方法
9.6.3 技术标准
9.6.4 应用
9.7 液体石油沥青
9.7.1 组成
9.7.2 基本性能及标准
9.7.3 应用
9.8 环氧沥青
9.8.1 组分及性质
9.8.2 制备方法
9.8.3 技术标准
9.8.4 应用
9.9 调和沥青
9.9.1 调和方法及机理
……
10 沥青混合料
11 防水密封材料
12 土工合成材料
13 无机结合料稳定类混合料
14 公路路面养护材料
15 灌注桨材料与修补加固材料
附录1 公路工程材料相关标准规范一览表
附录2 常用符号、计量单位、计算公式
附录3 数据处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