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中国营造学社成员、杰出的建筑史学家陈明达(1914-1997年)先生的遗着《(营造法式)辞解》即将出版了,这是中国古代建筑历史研究领域取得的一顼新的学术成果,同时也是事关古代建筑遗产保护的一件大事——它直接为研究和保护早期木结构建筑提供了权威性的技术参照。书稿的整理者向我介绍了这项工作的基本情况,并邀请我作一篇序言,盛情难却,我谨作为这一领域的晚辈学人和一名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写几点感言,聊以代序。陈明达先生是我一向钦敬的学者,也是我们国家文物局的老前辈、老专家,对国家文物局的工作曾做出过非常重要的贡献。20世纪初,在已故文化部副部长、文物局局长郑振铎先生的主持下,国家文物局(当时稻为中央文化部文物局)曾先后聘请过许多知名学者任职,如古人类学家裴文中先生任局博物馆处处长、书画鉴定专家张珩先生任文物处副处长,而谢元璐(考古学家,教授)、傅忠谟(古籍版本和古器物研究专家,研究员)、罗福颐(古文字学家,教授)、徐邦达(书画鉴定家,研究馆员)、陈明达(建筑史学家,研究员)等知名学者则被聘任为局业务秘书,发挥各自的专长,为文物局的工作献计献策。在此时期,陈明达先生曾在统筹安排古建筑普查、决策国家重要文物修缮工程项目(如赵州桥大修、永乐宫搬迢工程等)、建立古建筑保护技术档案、拟定文物保护法规以及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尤其值得后人钦敬的是,肋年代初,鉴于文物局各项专业工作已逐步走向正轨,陈明达等专家主动将他们的工作移交给更年轻的同志, 自愿离开政府机关,转入教学或研究机构,精心治学。这样的选择,表现了他们淡泊名利、勤奋、笃实的学者风范,也给人以启示:我们事业的发展需要多方面的人才各尽所能、和衷共济,既要有专业人士参与社会工作和行政工作,也要有学者心无旁骛地固守书斋、潜心于学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