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1.1 我国村庄防灾减灾基本现状
1.2 我国村庄安全与防灾存在的主要问题
2 村庄安全与防灾一般规定
2.1 灾害种类与防御目标
2.1.1 灾害种类
2.1.2 防御目标
2.2 村庄安全防灾整治的基本原则与要求
2.2.1 基本原则
2.2.2 基本要求
2.3 重点防御的内容
2.3.1 一般规定
2.3.2 各类灾害的重点整治内容
3 村庄土地利用防灾适宜性
3.1 村庄用地的灾害破坏效应
3.1.1 地震砂土液化
3.1.2 软土震陷
3.1.3 强震地面断裂
3.1.4 崩塌、滑坡、泥石流
3.1.5 地面沉降
3.2 村庄用地的防灾评价
3.2.1 建设工程项目重要性分类
3.2.2 村庄建设用地的防灾重要性分类
3.3 村庄用地的适宜性评估与整治措施
3.3.1 村庄土地利用防灾适宜性分级标准
3.3.2 村庄土地利用防灾适宜性评价方法
3.3.3 场地防灾整治措施
4 消防整治
4.1 村庄消防安全布局
4.1.1 消防安全布局原则
4.1.2 消防安全整治要求
4.2 村庄建筑防火
4.2.1 村庄建筑防火的一般规定
4.2.2 村庄建筑物防火间距
4.3 村庄消防供水
4.3.1 消防水源
4.3.2 取水平台
4.3.3 消防水池
4.3.4 消防给水管网
4.4 村庄消防设施
4.4.1 消防站布局
4.4.2 消防车辆
4.4.3 消防队伍
4.4.4 消防站装备
4.5 村庄消防通道
4.5.1 消防路线的选择
4.5.2 消防通道保障要求
5 洪涝灾害整治
5.1 村庄防洪
5.1.1 洪水灾害的分类
5.1.2 防洪整治的一般规定
5.1.3 防洪整治措施
5.1.4 河道整治工程
5.2 村庄堤防工程
5.2.1 堤型类型
5.2.2 堤防除险加固与改、扩建
5.3 堤防扩建
5.4 村庄防洪救援系统建设
5.4.1 应急疏散点
5.4.2 立急救援资源配置
5.5 村庄防涝措施
5.5.1 一般规定
5.5.2 防内涝工程措施
6 地质灾害整治
6.1 滑坡灾害整治
6.1.1 滑坡要素
6.1.2 滑坡的形成条件
6.1.3 滑坡的分级、分类
6.1.4 滑坡的识别
6.1.5 滑坡稳定性的识别
6.1.6 滑坡的整治措施
6.2 崩塌灾害整治
6.2.1 崩塌的形成条件
6.2.2 崩塌的分类
6.2.3 崩塌的整治措施
6.3 泥石流灾害整治
6.3.1 泥石流的形成条件
6.3.2 泥石流的分类
6.3.3 泥石流的整治措施
6.4 地面沉降控制
6.4.1 地面沉降及其类型
6.4.2 地面沉降的控制措施
6.5 地面塌陷控制
6.5.1 地面塌陷及其分类
6.5.2 地面塌陷的控制措施
7 地震灾害整治
7.1 地震灾害概述
7.1.1 地震的类型及成因
7.1.2 地震灾害特征
7.2 村庄地震灾害整治
7.2.1 减轻地震灾害的基本对策
7.2.2 建筑物抗震防灾
7.2.3 基础设施抗震防灾
7.2.4 防治次生灾害对策和措施
7.3 村庄避震疏散整治
7.3.1 避震疏散的原则
7.3.2 避震疏散场所的分类及功能
7.3.3 避震疏散场所的安全性
7.3.4 避震疏散整治建设要求
8 其他灾害整治
8.1 村庄防风减灾要求与措施
8.1.1 风灾的危害
8.1.2 防风减灾对策
8.2 村庄防雪灾要求与措施
8.2.1 雪灾的危害
8.2.2 防雪灾减灾对策
8.3 村庄防雷灾要求与措施
8.3.1 雷电的破坏形式
8.3.2 雷电灾害的防治
附录1 建筑物耐火等级及构件的材料
附录2 厂房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和举例
附录3 库房、堆场、贮罐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和举例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