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是西北地区未来区域发展的主题,城市化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不仅是本区域城市化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也是我国各级、各类城市已经经历或即将面临的共同问题,它理所当然地成为理论和实践领域的一个重要议题。本书主要通过对近60年,特别是最近30年经济、社会和环境资料的统计分析,采用GIS、时空序列模型等手段,运用长时段分析与短期研究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西安市城市化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机理和过程进行了探讨。本书以城市化与环境相互作用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西安城市化的时间过程、空间过程及与经济发展的相关关系,西安城市化突出特点是城市化整体滞后于经济发展、非农化趋势明显、城市化圈层分布突出。其次,通过土地利用、土地扩展以及景观结构分析,概括出如下特点:城市化的圈层分布与土地利用的圈层分布相一致,土地非农化数量与质量的错位,土地开发与功能区建设、环境保护的相关性,以及城市化导致的土地扩展动力和模式的多元化。第三,通过对水环境、大气环境、固体废弃物、水资源、土地资源及地质灾害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是:西安市污染物排放量逐年减少,但其减少的过程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不相吻合;经济环境系统处于不协调状态;地面沉降和地裂缝是西安市的主要城市灾害,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减少地下水开采。第四,本书以实证分析为依据,对西安城市化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理论概括,对系统结构特征、演化模式、作用效应进行了归纳。在总结相互作用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协调模式和政策对策,即城市空间布局与控制、城市生态能力建设和城市集约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