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玉米生长发育与产量形成
一、玉米的一生
二、生育期与生育时期
三、生育阶段与主攻方向
第二节 玉米生产中的主要制约因素
第二章 非生物逆境
第一节 水分逆境
一、玉米需水规律
二、水分逆境的危害
三、春旱
四、伏旱
五、卡脖旱
六、秋旱
七、涝渍
八、芽涝
第二节 温度逆境
一、低温对玉米整地和播种的影响及对策
二、冷害
三、霜害
四、高温
第三节 光照逆境
一、玉米的光照需求
二、寡照的危害
三、技术措施
第四节 风灾与雹灾
一、风灾与倒伏危害
二、雹灾
第五节 气候资源限制
一、无霜期短、有效积温不足
二、农时不足、茬口紧
第六节 土壤障碍
一、玉米对土壤的要求
二、玉米田土壤耕层现状
三、盐渍土壤
四、土壤板结
五、土壤荒漠化
第七节 地质灾害
一、地质灾害的类型
二、地震后的玉米生产应急措施
第八节 环境污染
一、大气污染
二、水污染及污水利用
三、土壤污染
第三章 生物逆境
第一节 玉米病虫害田间主要诊断方法
一、玉米病害和虫害的区分及主要症状或被害状
二、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的区分
三、各类侵染性病害的诊断方法
第二节 侵染性病害的识别及综合防治
一、苗期病害
二、中后期病害
第三节 虫害的识别及综合防治
一、苗期地下害虫
二、苗期其他害虫
三、中后期害虫
第四节 田间鼠害及其防治
第五节 鸟害及其防治
第六节 草害的识别及防治
一、杂草种类的地理分布与危害特点
二、玉米田杂草防除策略
三、不同种类杂草及主要耕作方式下化学除草
四、除草剂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玉米营养缺素与防治
第一节 玉米施肥
一、施肥增产效果
二、需肥规律
三、我国土壤的养分状况
四、施肥目标与原则
五、施肥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六、提高肥料利用率的途径
第二节 大量元素营养诊断
一、氮
二、磷
三、钾
第三节 中量元素营养诊断
一、钙
二、镁
三、硫
第四节 微量元素营养诊断
一、硼
二、锰
三、锌
四、铁
五、钼
六、铜
第五章 玉米生长发育异常
第一节 种子发芽与出苗问题
一、品种纯度低
二、种子发芽率低
三、种子出苗率低
四、粉种(粉籽、种子霉烂)
五、种子有根没芽或有芽没根
第二节 幼苗与植株异常
一、苗色异常
二、畸形苗
三、玉米分蘖
第三节 果穗与籽粒问题
一、空秆
二、多穗与无效穗
三、秃尖
四、缺粒
五、雌、雄穗花期不遇
六、穗上籽粒发霉
七、穗发芽
八、籽粒水分含量高与降水贮藏
第四节 遗传性病害
一、遗传性条纹病
二、遗传性斑点病
三、白化苗和黄绿苗
四、籽粒丝裂病
五、籽粒爆裂病
六、生理性红叶病
第五节 药剂危害
一、药害
二、肥害
三、除草剂药害
四、除草剂药害的预防
五、药剂危害的补救措施
第六章 玉米抗逆栽培技术
第一节 高质量播种技术
一、播种质量差的原因
二、播种质量差对产量的影响
三、技术措施
第二节 合理密植抗逆栽培技术
一、合理密植的好处
二、合理密植原则和技术要点
第三节 提高田问整齐度技术
一、田间整齐度的定义
二、田间整齐度对产量的影响
三、提高田间整齐度的技术措施
第四节 玉米防衰技术
一、玉米植株衰老的特点
二、早衰产生的原因
三、防早衰技术措施
第五节 晚熟玉米管理技术
第六节 玉米防倒技术
一、倒伏产生的原因
二、补救措施
三、预防对策
第七节 玉米适时收获技术
一、玉米成熟的标志
二、适期收获的好处
三、适期收获技术要点
第八节 玉米化学调控技术
一、化学调控技术的抗逆增产效果
二、玉米化学调控技术要点
三、常用玉米生长调节剂
四、化学调控注意事项
第九节 玉米地膜覆盖栽培与育苗移栽技术
一、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二、育苗移栽技术
三、简化高效育苗移栽技术
第十节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一、技术原理
二、工作程序与技术要点
第十一节 玉米节水灌溉技术
一、地面节水灌溉方式
二、隔沟交替灌溉技术
三、垄膜沟灌技术
第十二节 旱地玉米抗逆栽培管理
一、旱地抗逆栽培技术原理
二、旱地抗逆栽培技术
第十三节 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
一、玉米田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
二、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与注意事项
附表1 病虫害分辨决策检索表
附表2 玉米病害检索表
附表3 玉米缺素症检索表
附表4 玉米异常苗检索表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