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向世界人民展示了中国的竞技实力,以51块金牌的绝对优势独占鳌头,成绩可喜可贺。中国的竞技体育能有今天的辉煌,绝不是偶然的,而是经过了中国几代人努力奋斗的结果。从l959年容国团夺得第一个乒乓球世界冠军开始,中国人对竞技体育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上个世纪60年代出现了夺得三届世乒赛单打冠军的庄则栋,70年代出现了享誉中外的“乒乓外交”,80年代出现了“五连冠”的中国女排,90年代出现了号称“东方神鹿”的马家军,21世纪出现了世界级运动员刘翔、姚明,他(她)们见证了中国竞技体育的成绩与光辉历程,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国竞技体育辉煌的背后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单纯就竞技体育而言,虽然暂时我们的金牌数夺得了冠军,但是就奖牌数和项目的分布来看,我们还是存在着很多的问题的。我们的三大球、田径、游泳等大项目都没有明显的优势,项目发展非常不均衡。另外在老百姓的眼中,只知道竞技体育的奥运项目,并不知道竞技体育还有一大部分非奥运项目。而且奥运项目和非奥运项目都处于动态发展之中,也就是说奥运项目是从大多数非奥运项目中发展起来的,而今天的奥运项目也有可能发展成为非奥运项目。目前,我国的非奥运项目基本属于无人过问的状态,还有竞技体育发展到今天出现了运动员产权、退役就业等一系列相关问题,都亟待解决,如不及时地解决就会影响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问题,如果解决不好还会出现一些相关的社会问题。基于上述理由和目的,我想在中国竞技体育辉煌的今天,我们有必要冷静下来思考一些问题、研究一些问题,例如什么是竞技?什么是体育?什么是竞技体育?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我深知凭本人的学识水平也不可能弄清楚这些问题。30年前项获得资金的资助,因为政府和人民更关心的是竞技体育的金牌,我的导师林笑峰先生就已经提出了相关的问题,当时体育界人士大多数是无法接受的。但是30年后的今天,大多数人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了他的观点,我作为他的研究生有责任继续研究和探索下去。特别是今天本人也成了博士、硕士生导师,写这本书的目的就是让我的博士、硕士生继续研究下去,把我和我的导师没有研究明白的东西研究下去,相信通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总有一天会研究明白的。其实我的本意并不是想研究竞技体育,从读硕士研究生起研究方向已经确定,那就是体育方法学。但是研究体育方法学时避免不了涉及到许多竞技体育方面的东西,就算作研究的副产品吧!这应该说是一种奇怪现象,在我国研究竞技体育的相关问题相对可以立相反研究真正的体育方法却不好立项,更得不到经费的资助。这就意味着国民体质反而无人重视,最起码目前就政府和人民对此的关注程度而言不如竞技体育。这就是目前中国体育的奇怪现象,应该说是一种落后,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本人写此书的目的与其说是研究中国竞技体育的相关问题倒不如说是唤起相关部门和民众关注一下大众的体质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