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很难想象,如果没有民刊中国新诗现在会是个什么样子。三十年前的《今天》,二十年前的《他们》、《非非》,包括那一次由《深圳青年辛艮》和错歌报》组织的震古烁今的“现代诗群体大展”,都是推动新诗向前发展的无可替代的核心力量。二是。“民刊”概念可能只存在于当代中国。在出版业更为发达和开放的国外,报刊没有“民间”与“公开”之分;在新诗发仞之初的三十年里也没有“民刊”之说。以上两点应是中外诗坛的共识了。那么我们再来讨论“民刊”就显得理直气壮一些了。我以为,民刊是中国诗人寻求沟通、展现自我的一个重要渠道。一个地区可以办,几个朋友可以办,这种放松状态下的创作、出版活动更接近真实的文学生活。民刊更是集聚中国诗歌力量的主要平台,每一次关键的、里程碑式的诗歌浪潮几乎都是由民刊推动的。同时民刊又是诗歌普及、诗歌影响生活的一种有力媒介。